淮安涟水:“四敢”争排头、“三聚”促发展,绘就“壮村富民”振兴画卷

2023年08月20日 09:20:22 | 来源:淮安新闻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江苏省卫生村”“江苏省民主法治示范村”“涟水县先进基层党组织”……这是金城村党总支书记刘国轩带领村“两委”班子交出的一份成绩单。近年来,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红窑镇金城村铆定乡村振兴“排头兵”的目标定位,坚持将产业发展、公共空间治理和人居环境整治有机融合,统筹并进,取得显著成效。在新起点上,金城村充分发扬“四敢”精神,奋力绘就“壮村富民”振兴画卷。

  聚焦高效产业 打通乡村经济“新动脉”

  金城村始终将高效产业作为经济发展的“牛鼻子”,树立“资源就是项目源”意识,充分排查挖掘在外乡贤等人脉资源,厚植“广而厚”的发展优势,谋划实施公共空间治理和推进土地流转,为项目招引落地创造充足的吸附空间。

  主动排查对接,外出洽谈,邀请涟水籍在外创业老板郑标到村投资,其投资建设的春竺芦笋园种植基地,拥有设施化种植芦笋大棚3000余亩,累计投资超过2000万元,建有现代化芦笋展览馆1个、芦笋加工厂房2幢。吸引本村乡贤黄中返乡投资500万元,新建80余亩高标准联栋大棚,种植“阳光玫瑰”品牌葡萄,年收入可达200万元。

  该村还通过盘活老旧村小闲置资源、向上争取帮扶资金等方式,使乡村振兴产业园项目成功落户。该产业园占地面积51亩,一期8栋8000平米厂房已顺利通过竣工验收,二期正在规划建设。目前已招引芦笋仓储冷藏运输、芦笋水饺加工和芦笋啤酒酿造等项目,葡萄酒酿造等项目也在洽谈当中,预计年均产值超4000万元。

  聚力民生实事 绘就美丽乡村“新颜值”

  金城村在抓好村集体经济发展实现增收后,着手谋划实施民生实事,围绕“出行难”和“用水难”两大问题,通过村民代表会议“一事一议”制度推动项目快速落地。结合国土开发项目,铺设水泥路面29.6公里,道路硬化率超过95%,基本实现“户户通”。修建防渗渠14.6公里、涵洞30余座、农桥3座,所有排水沟得以疏浚。

  该村全域推动公共空间治理和美丽乡村建设。拓宽和新建道路5.67公里,更新树种2万余株,主干道沿线亮化工程全部完工。建成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卫生室和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等便民场所,还新建了口袋公园、金城文化广场和芦笋公园等全民健身场所。围绕“三横四纵”的整体框架,精致打造休闲景观、文化小品等节点,全面彰显“美丽、宜居”的良好形态。

  聚合文化内涵 激活农旅融合“新引擎”

  金城村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拥有“金城晚照”等著名景观。该村十分重视文化投入,同步推进乡村内涵品质提升。打造金城文化墙,在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人情减负“涟6条”等内容基础上,着力讲好新时代金城故事。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着力引导群众养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产生活习惯,全面提升群众幸福感、满意度。

  结合地理区位、产业特色和人居环境等叠加优势,加快谋划推进农旅发展一体化布局。在现有芦笋设施化规模种植基础上,推进芦笋仓储冷藏和冬季增温反季节种植项目,进一步延伸做强芦笋产业链,扩大芦笋经济效益。加快葡萄等果蔬采摘、农家休闲和农耕民俗文化体验等项目落地建设,真正做到壮村富民。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