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这群师生47天徒步到沈阳,只为……

2023年08月17日 15:06:19 | 来源:宿迁发布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8月15日,一群宿迁市泗洪县师生在辽宁沈阳火了,当地政务发布第一端沈阳发布APP以《徒步47天!从江苏泗洪走到辽宁沈阳!28名淮北中学师生祭奠抗美援朝英烈》为题报道了他们的故事。

  当天,这支由28名淮北中学师生组成,的名为“铁流千里考察队”的队伍来到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队员们一个个黝黑的面庞上,洋溢着阳光、幸福的笑容,他们是从宿迁市泗洪县一路徒步而来……

  据该考察队领队、淮北中学正高级教师陈经山介绍,“铁流千里考察队”已举办17届,每年他们都会组织学生在暑期开展这个活动。

  “用自己的双脚来丈量宿迁市泗洪县到沈阳的距离,是一件很特别的事情,因为今年是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所以我们开展一次体验式的爱国主义教育之旅,在行走途中用心去感受志愿军英烈的牺牲与付出。”

  “铁流”已办17届,这次主题是抗美援朝。

  淮北中学位于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始建于1941年,是彭雪枫、刘瑞龙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创办的一所抗日军政学校。基于淮北中学的红色背景,从2007年开始,学校组织“铁流千里考察队”,每年徒步活动主题也与红色教育相关,根据不同主题制订行走路线。

  “今年恰逢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主题确定为‘将红色基因代代传承,让老区儿女个个出彩’。”

  陈经山介绍说,今年是第17届,这支由28人组成的“铁流千里考察队”于6月30日从泗洪县出发,途经江苏、山东两省,从烟台跨海到大连,行走大连、营口、丹东等市,最终在8月15日走到了目的地——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

  在这里,他们特别来到了家乡人王守正烈士墓前,听记者讲述他的英雄故事。

  王守正是江苏宿迁人,生前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炮兵第7师21团1营3连排长,1951年被评为炮兵乙级战斗模范,1952年8月在抢救许洪斌等战友时因严重烧伤而牺牲。

  有经历才有故事

  “铁流”书写无悔青春

  在参观完沈阳抗美援朝烈士纪念馆后,大部分同学选择了席地而坐,他们行走了47天,体能已经达到了极限,不过每个人的脸上却洋溢着笑容。

  他们不愿和记者讲旅途的艰辛,却愿分享此行的收获。

  队员王梓旭用“轻舟已过万重山”来形容他此时的心情。

  “我曾听过一句话:‘不走出去,家就是你的世界;走出去了,世界就是你的家!这就看你愿不愿意踏出你的第一步,命运在这一刻会完全不同。’现在我很感激自己走出了第一步。回想这40多天时间,第一天便是累。但是,往后便是精神的激荡。过去我是个行动的矮子,总是‘明日复明日’,铁流千里,给了我改正自己的机会。”

  375名“铁流”队员

  走出许多优秀人才

  陈经山说,自己的徒步“考察”壮举源于一次偶然。“我最开始的设想是从阅读一本《淮河》的书开始的。那时看完这本书我和一个学生一路骑车从泗洪到了蚌埠。之后就以‘淮河考察队’的名义,每年都选择不同的考察路线,利用暑假组织学生出去考察。除了第一年骑车之外,此后都是徒步。”

  陈经山说,“就这样,我坚持了5年,到了2007年,在泗洪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建议下,我决定将考察队更名为‘铁流千里考察队’,寓意就是要考别人之长,察自己之短。”

  当被问到还能坚持组织多少届“铁流千里考察队”时,陈经山说:“都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们就是要通过这种行走的方式,发现自己,证明自己,成就自己,进而带动周边更多的人向真向善,让这股铮铮铁流永远走下去,永远迸发出正能量,你说我有什么理由不坚持下去呢?”

  (来源 :沈阳发布客户端)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