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绿而行 依绿而兴——以“两山”理念引领县域高质量发展的溧阳实践

2023年08月14日 09:50:52 | 来源:常州日报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出了苏杭,美在溧阳。”溧阳的美,体现在“三山一水六分田”的自然禀赋里,体现在“长三角地区最美净土”的公众口碑里,也体现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中国生态文明奖等各项荣誉里。

  一直以来,溧阳始终保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决心、定力和韧劲,坚定不移地举“两山”旗、走“两山”路、创“两山”业,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着力推动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共融”,让“两山”价值转化在溧阳得以精彩呈现,奋力绘就中国式现代化溧阳新篇章的绿色图景。

  生态蝶变 持续畅通“两山”转换路径

  “下游买、上游治”。近年来,溧阳采取这一创新模式,取得安徽省郎溪县洙漕河流域范围内近3000亩土地20年使用权,并通过实施生态修复项目,节约下游生态治理投入4000多万元,同时,对天目湖大溪水库流域所在的社渚镇850亩青虾养殖污染区实施整治退出,形成的生态容量增量被纳入生态产品交易市场。在“一退一进”间,溧阳走出了一条美丽环境向美丽经济转化、向美丽实力蜕变的特色发展之路。

  如何让山水丽景永驻、蓝天白云常伴?又如何在美丽风景中找到光明“钱景”、走好“山水生金”之路?溧阳市始终在全力以赴答好这道时代命题。

  守护绿水青山的基础是铁腕治污。十年间,溧阳市先后关停采石矿、砖瓦窑、石灰窑、码头190余个,自我加压关闭70%的化工企业,实现全市钢铁、水泥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由2015年的48.1%下降到2022年的5%左右;同时,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一体修复山水林田湖,推动出台《常州市天目湖保护条例》,投资10亿元修复废弃矿山50余个,投资7亿余元治理水库、重点塘坝,投资12.8亿元推进区域治污一体化工程,投资14.8亿元开展全域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有力推动生态蝶变。

  为夯实乡村的生态基底,溧阳市先后投入10亿元开展“美意田园”行动,全面提升全市2490个自然村环境面貌。在此基础上,溧阳高效统筹美丽乡村建设和省级特色田园乡村打造、现代化宜居农房改造等重点工作。全面建成的18个省级特色田园乡村,犹如18朵盛开在溧阳乡野的“金花”,让美丽乡村成为溧阳“一城山水全城景”的鲜明印记。

  全域旅游 持续放大“两山”转化红利

  一道长长的“彩虹”,飘落在溧阳的绿水青山之间,串联起俯仰可拾的美景,吸引了天南地北的游客。去年一年间,溧阳“1号公路”吸引超600万游客徜徉在大美乡村、如画田园,把沿线的农副产品带向千家万户,带动沿线10万农民增收,成为名副其实的绿色生态之路、全域旅游之路、共同富裕之路。

  以山水起势、因山水兴盛。依托优质山水资源,溧阳将旅游业作为发展的核心优势、硬核实力和亮丽品牌,加快构建以醉美天目湖、七彩曹山、悠然南山等山水诗意品牌为代表的“三山两湖宋团城”全域旅游大格局。

  通过巧绘天目湖,溧阳用30多年时间把小水库变成上市公司,凭借天目湖旅游成功打响了对外知名度“第一枪”。同时,“一湖春风”引来“满城春色”,全市冠以“天目湖”品牌的农副产品和旅游产品超过140种。

  通过“串珠成链”,溧阳建成365公里的“1号公路”,串联全市主要的景区景点、220多个乡村旅游点、63个美丽乡村和18个特色田园乡村,成为随手一拍都是风景的“网红打卡地”。

  通过“点石成金”,溧阳创新打造“溧阳茶舍”品牌模式,探索乡村精品民宿发展路径,激活农村民居、土地资源。58家“清风朗月,星级茶舍”应运而生,动物王国文旅综合体、南山小寨等大型文旅项目建设纷纷提速,瑞吉酒店、施柏阁、悦榕庄、万豪等国际知名度假酒店纷至沓来,千亿级旅游产业顺势而兴,全市旅游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3.4%。

  “三生共融” 持续丰富“两山”转化内涵

  绿水青山既是共享美好生活的自然财富,也是实现绿色崛起的经济财富。如何站在更高维度上拓展“两山”价值转化通道?在溧阳,美丽生态、美好生产、美满生活,“美美与共”“三生共融”成为关键。

  多年来,溧阳将优良的自然风光与互融的城乡界面作为城市名片,不断吸引优质项目、新兴技术、高端人才纷至沓来,从而推动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构建,民生事业资源不断丰富。

  在城市群、都市群竞合的大潮中,溧阳以山水之美展现宜居宜业魅力、凝聚创新创业活力、夯实人才兴业基石,成功吸引长三角物理研究中心、天目湖先进储能技术研究院等13家重大科创平台纷纷落户,带动20余家国家级院士、博士后工作站,超150家省级部门认定的各类研发机构近悦远来,年均引才聚才超3万名。

  如今,溧阳的绿色产业体系已集聚成势。全市奋力推动以水泥建材为主的偏重产业向以动力电池、高端不锈钢、智能电网、智能装备制造为代表的“2+2+X”现代化产业集群转型升级。2022年,后来居上的先进制造第一主导——动力电池产业规模首破千亿,质效位列全国县域第一,助推溧阳成功挺进全国工业百强县第18位。

  同时,溧阳坚持把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全市建成“口袋公园”32个,实现公园绿地10分钟服务圈覆盖率超90%。“开门见绿、敞墙透绿、直达享绿”的生活不断提升着溧阳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

  (朱雅萍)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