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以来,南通海门进入“炙烤”模式,但各行各业的劳动者依然坚守岗位,保生产、惠民生。面对酷热,社会各界纷纷送上关怀,为高温下的劳动者送去清凉。
企业里,降温设备送清凉
招商工业海门基地以高端海洋工程、豪华邮轮、技术中心三个子公司为核心,致力打造符合当今船舶领域发展现状的高端产品。对于船舶制造业来说,由于特殊的工作环境,工人们承受着更严酷的“烤”验。招商局重工(江苏)有限公司工会主席胡陆胜介绍:“室内作业的温度都相当高,都是高温作业区域。假如室外温度35℃,船的外板上可能有40℃。”
前日,记者在基地分段车间看到,电焊工、打磨工、装配工都在有条不紊地工作,车间机器设备产生大量热量。但车间配备了空调机、风机等通风降温设备,让原本闷热的车间稍有凉意。组立部正易公司现场负责人于永瀚说:“只要有工人作业,车间所有的通风降温设备都会在作业前提前开通,确保车间保持清凉,适合工人生产作业。”
唐海林是一名焊接工,从事电焊工作十多年了。之前每到夏天,开始工作没多久,全身衣服就会湿透,自从工装服上安装了可拆卸的风扇,工作起来就不会那么热了。“车间每天还不定时发放冷饮、盐汽水。”唐海林开心地说道。
马路边,消暑用品传爱心
有些行业和岗位可以避开高温时段作业,有的则不仅不具备这样的条件,甚至天气越热工作越忙。前日上午11点30分,外卖骑手倪健华打开配送软件,后台显示他上午已接了30多个订单。倪健华告诉记者,正午时分,太阳最大的时候,也是他最忙的时间:“每天跑下来衣服都是湿的,湿了之后吹干,没多久又湿了。”
面对持续高温,海门区各部门、街道、社区等纷纷采取举措,为户外劳动者们送去清凉。海门街道狮山路社区户外劳动者服务站为外卖员等户外工作者免费提供矿泉水、棒冰、清凉油等消暑用品,满足高温天气新就业群体休息、喝水、充电等需求。狮山路社区党总支书记邹琳说:“这里的免费饮用矿泉水随拿随取,空调开放,饭菜可以保存在冰箱里,还提供手机充电、电瓶车充电等。”
今年,除了在全区设立32个户外劳动者爱心驿站,海门区委组织部联合海门区总工会、海门区交通运输局推出了“可移动的新驿家”。汽运集团每天抽调部分新能源公交车在固定时间停放在固定地点,车内放置便民服务箱,免费提供饮用水、清热解暑药品等,户外劳动者可以就近上车,免费纳凉避暑。每辆公交车会提前做好车厢杀菌消毒,持续开启空调,公交车驾驶员也将在车内坚守岗位,确保车辆安全。“有水给我们喝,有空调给我们吹,非常热的时候到里面休息一会,再到外面干活就又有劲了。”环卫工人冯王燕说道。
工地上,监督队伍保安全
近日,记者来到城区海兴路西侧、聚贤路北侧的聚贤新村项目现场,只见一派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多台塔吊运转着,一线建设人员在各自岗位忙碌着。为了这个涉及3700多户搬迁户的大型安置房项目如期交付,项目方在当前持续的高温环境下,合理规划、高效保障、紧抓进度。聚贤新村项目经理张豪说:“我们在现场设置了一些茶水亭、休息亭,中午休息期间,一些会议室的空调会打开,供工人们休息。同时发放防暑用品、冷饮等,让大家消暑。”
项目组提升了现场施工管理力度,在每个作业区安排管理人员进行动态巡查。王裕忠是一名安全监督员,他告诉记者,14名安全监督员组成了一支安全监督队伍,主要负责整个项目现场施工人员的安全巡查。“我们会特别注意观察每个工人的动态,包括他的精神状态等。假如发现有身体不适的情况,我们要及时让他停止工作,安排他到指定的会议室休息。”王裕忠说。
(来源:海门区融媒体中心 编辑/高予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