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近日,本报记者奔赴一线,深入调查研究,感受各地区在高质量发展中的万千气象、盎然生机,展现各板块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实践中的实干担当和丰硕成果。
今天,请乘坐这趟高质量发展的列车,直达高质量发展调研行的第一站:邳州。
运河滔滔向前,诉说铿锵发展足迹;艾山巍然耸立,见证日新月异征程。
这里有一幅幅和谐美好、欣欣向荣的画卷:园区林立,工业经济绘出“昂扬曲线”;项目花开,施工建设按下“快进键”;小桥流水,绘出乡村振兴新底色……
行走在邳州大地,高质量发展采访团感受到的是,心无旁骛谋发展的专注、咬定创新不放松的坚韧、做大做强产业的决心……一路行、一路学、一路问,看高质量发展的成果,寻高质量发展的答案。
“公共空间”治出的美
走进邳州市议堂镇议堂村,记者宛若走进了一处“世外桃源”。
沿河而上,杨柳垂绦、小桥流水,村民们怡然自得地聊天、垂钓;一排排白墙黛瓦的两层小楼错落有致地排列着,平坦整洁的柏油马路与盎然绿意相映成趣;幼儿园、超市、老年人活动中心等配套设施一一展现在眼前,绕村而过的小河一路高歌,一幅古朴清新的田园画卷扑面而来……“这儿真不比城市里的高档小区差!”记者由衷感叹。
在村理发店里,62岁的龚大爷理完发,直接递给老板一张理发券,笑盈盈地离开了。村里为60岁以上的老人免费提供理发和洗澡服务。“公共空间治理之后,‘小田并大田’,土地的规模化经营让村集体实现全面增收。”议堂镇纪委书记郝文景告诉记者,依托村集体回收的公共空间,镇里打造沿河景观带,生态农业、文化旅游融合的乡村田园综合项目,“等民宿建成后,城里人周末可以到这里休闲娱乐、感受红色文化,村美民富的愿景正在慢慢实现。”
在乡村振兴的赛道上,邳州通过实施图码管控,深化公共空间治理,持续做好“后半篇文章”,在拓宽增收渠道的同时,靓了乡村,美了生活。
八路镇祠堂村是远近闻名的葡萄种植基地,现在正是葡萄的丰收季,一串串葡萄颗颗饱满、新鲜诱人。与葡萄园里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色相辉映,含有葡萄元素的广场、凉亭让忙碌了一天的村民可以尽情地放松嬉戏。“深化公共空间治理为村庄发展腾挪了更多可利用的土地资源,用来建设广场、停车场等,全面提升了村庄环境。”祠堂村党总支书记张令说,未来,祠堂村将在葡萄上做文章,发展采摘经济,实现文旅融合发展。
推门见绿、抬头赏景、俯身观水、起步闻香……家住邳州市铁路小区的市民张雯雯难掩喜悦。这个小区是典型的老旧小区,在邳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邳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等多个部门的共同推动下,69处违建被全面清理,清理出来的公共空间用于栽树种花、配套生活设施。如今,该小区功能齐全,面貌焕然一新,成功创建成为省级宜居示范居住区。
徜徉在邳州城乡,你会发现,这里的道路一天天拓宽,环境一天天变靓,绿化一天天扩大……公共空间治理让“锦绣邳州”在这片热土上被一笔笔描绘清晰。
“富民产业”链出的富
在位于新河镇的徐州益客食品有限公司车间里,工人们正有序地在生产线上忙碌着。作为一家肉鸡屠宰、养殖与冷藏加工企业,该公司着力打造从牧场到餐桌的一站式全产业链,在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动了村民就业。
“一条生产线上的600多名工人基本都是周边村民,每人每月至少能拿到5500元。”该公司总经理吴华表示,公司累计发放年工资1.3亿元,货车司机等服务人员累计年收入为3000万元。
依托新河镇益客食品、戴庄镇立华食品两家龙头企业,邳州做强肉鸡特色产业,带动八路、土山、岔河、燕子埠等11个镇发展肉鸡养殖,预计2023年该市肉鸡出栏量达到7000万羽以上,全年屠宰量将突破1亿只。而相关村集体通过入股等形式年均增收近500万元。
一产向优,二产更强,三产兴旺。在新河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启动润客食品产业园建设,项目总投资10亿元,其中一期投资5亿元。今年5月12日,益客集团肉鸡全产业链项目签约,新增投资12亿元,包含预制菜、宠物食品、熟食加工等项目,“目前肉鸡屠宰能力日均30万只,年产值15亿元。在一产智慧种养、二产精深加工、三产商贸物流全面达产后,将构建一条实实在在的绿色食品全产业链体系。”新河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刘建说。
引进一个企业、带动一条产业、致富一方百姓。益客食品项目落户新河镇增收富民,是邳州以富民产业激活乡村振兴经济活力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邳州坚持以工业化理念为引领,以2个国家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大蒜、肉鸡)、3个国家级农业园区(大蒜、银杏、木制品)为依托,注重发挥“国字号”产业集群和农业园区的引领作用,集聚要素资源,全面创建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
土山镇李庄村黄骨鱼养殖场、占城镇进德村粮食烘干收储项目、议堂镇张单村水芹基地、赵墩镇澎湖村花海项目、戴庄镇依西村贝贝南瓜项目、四户镇岗子村订单农业、港上镇小湖村草莓基地……一个个项目生根发芽,一个个基地落地开花,壮大了村级集体经济,开辟了富民增收新路径,实现产业兴、百姓富。
“项目为王”建成的强
施工现场塔吊林立,现代化厂房拔地而起,项目建设热火朝天……夏日邳州,延续着马力全开的“速度”与“热度”。
在蜂巢传动生产车间,技术人员正详细查看机器参数,确保各项指标运转正常。“目前,总成装配生产线等11条产线已实现量产,3条产线试生产,3条产线安装调试,预计2023年8月31日前可实现全产线量产。”蜂巢传动负责人表示,企业全面达产后,可提供近4000个就业岗位,年工业应税销售收入将突破150亿元。
蜂巢传动项目是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项目、徐州市重大项目建设标杆,项目从签约到DHT产品下线,历时8个多月,刷新“1号工程”项目“当年签约、当年开工、当年投产”纪录。
聚链成群,集群成势。长城汽车(邳州)核心零部件项目带动了为长城汽车做配件的蜂巢易创、曼德电子、精诚工科3家子公司落户邳州,进一步延长了徐州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条,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在邳州初具雏形。
大潮澎湃起,潮涌逐浪高。
在《2023年江苏省重大项目清单》中,邳州的海富功能性电子材料项目、长城汽车核心零部件项目和格雷博电驱动总成项目等3个项目列入省重大项目清单,总数在徐州各板块中名列前茅。
海富功能性电子材料项目是省级重大项目,项目总投资55亿元,用地375.76亩,全面投产后年销售额将超过150亿元。在海富功能性电子材料项目施工现场,塔吊林立、机器轰鸣。“目前1至4号厂房同步施工。”海富定向厂房建设项目总工刘闯告诉记者,该项目预计于明年3月初全部完工。
格雷博电驱动总成项目总投资53亿元,主要为新能源汽车厂商提供以电机与电控为核心的电驱动动力系统,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开票100亿元。
重大项目是撬动经济发展的总开关,用重大项目激活发展,用重大项目点燃全局,用重大项目激发党员干部敢闯敢为的奋斗热情,一股“拼状态、比实绩”的热潮正在邳城大地涌动。
千仞绝顶再攀登。邳州坚定不移地把2023年作为“项目建设年”,28个年度实施省和徐州市重大项目已开工25个,开工率达89.3%。一个个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的重大项目纷至沓来,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特色园区”走出的特
园区是产业发展、项目建设的主战场,抓住了园区就抓住了高质量发展的命脉。邳州针对各地的发展基础、资源禀赋,找到发力点,探索突破点,走差异化发展之路,推动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
碾庄镇工业园区集聚了大量产业工人,在发展五金机械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如何发挥好自身优势,让粗加工聚集的产业园向“专精特新”发展,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呢?
碾庄镇围绕“专精特新”项目抓招商,首家落户的开元大川项目,推进了产业转型升级的第一大步,实现产业工人转型升级。
在企业的生产车间,记者看到,机械轰鸣,多条汽车活塞加工设备及空气制动系统生产线正全力运转。
“我们突破了技术攻关后,产品在国内同类产品中的市场占有率达90%。”该公司生产部部长张成永表示,目前订单已经达到了100万件,产能还在不断扩大,争取2024年上半年全部达到满产,满产之后日产量可达8万只。
碾庄镇以五金机械为特色,以龙头企业为引领,深挖上下游产业链条,聚焦节点项目招引,同时,引导金虎工具等传统企业实施“二次创业”。目前,园区有各类工业企业108家,其中规上企业31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7家,开票销售收入超亿元的单体企业8家。
邳州立足园区产业特色,突出主导产业布局集中发展。板材、家居类项目向官湖、邳城、陈楼等镇集中;工程机械类项目向土山、议堂、碾庄、八义集等镇集中;食品类项目向铁富、宿羊山等镇集中,推动特色产业集群集聚发展。强化园区联动,出台进一步支持“两区”发展的意见,推动土地、资金等要素向“两区”倾斜,提升发展速度和质效。强化园区循环、市内循环,梳理文教用品、管道等本地产品清单,帮助企业抢订单、拓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