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户“松绑”,影响几何?|评新而论

2023年08月10日 07:10:48 | 来源:我苏客户端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8月3日,公安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了公安机关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26条措施,其中一条是“要全面放宽大城市落户条件,完善特大城市积分落户政策”。

  今天,我苏注意到,江苏省发改委于日前公开发布的《关于促进全省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助力高质量发展继续走在前列的若干政策措施》(征求意见稿),明确提出:全省(南京、苏州市区除外)全面取消落户限制政策;南京、苏州市区进一步完善积分落户政策。无独有偶,浙江也于近日明确全省(杭州市区除外)全面取消落户限制政策;杭州市区进一步完善积分落户政策。

  经济大省纷纷“松绑”落户限制,必然会对当地乃至区域发展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影响几何?来看我苏的观察。

  大势所趋!大势所趋!

  放开放宽落户限制是大势所趋。

  一方面这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2022年7月,国家发改委印发的《“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明确提出,放开放宽除个别超大城市外的落户限制。

  另一方面,也是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人是经济社会发展最具活力的资源。取消落户限制政策,有利于促进人口的自由流动,推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更好地激发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

  我苏认为,此次放开放宽落户限制,将对城乡之间的劳动力资源结构性配置产生重要影响。没有了落户门槛,劳动力的空间配置效率将得以提高,劳动力从劳动生产率较低的产业部门配置到劳动生产率较高的产业部门,从劳动生产率较低的地区配置到劳动生产率较高的地区,必将有利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而这种迁徙进程,也会为中国的发展提供新的机遇。

  而城市之间,尤其是大城市之间关于人才人口的竞争或会因此而加剧。以长三角为例,上海、南京、苏州、杭州、合肥等城市还有落户限制,但无不在逐年放宽要求。比如5月杭州、南京分别将落户门槛降至大专,“最强地级市”苏州今年更新了积分落户的标准,最低积分400分创下了历年最低,接近2018年最低积分795分的一半。各地也纷纷祭出招数引人留人,背后就是对人口红利、人才红利的追逐。此次进一步放开放宽落户限制,是否会引发大城市之间的“抢人”大战,是否会对周边省份产生虹吸效应,还有待进一步观察。但可以想见的是,经济活力更强、综合成本更优、营商环境更好的地区将会占得优势。

  谁的利好?

  放开放宽落户限制,让不少人迎来利好。

  首先,是那些为发展做出贡献的外来务工和服务业人员,他们往往在城市生活居住多年、学历不占优势,顾虑最大的就是难以落户,子女就学难,但现在大家都有机会落户。安户才能乐业,让各类非户籍人口落户他们工作和生活的城市,不只让他们拥有了应有的身份,也必能增强他们的归属感。

  其次,是进城农民。浙江的新政十分值得借鉴,其中明确“依法保障进城落户农民的农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不得以退出上述权益作为农民进城落户的条件。”这一规定的指向性十分明确,为农业转移人口提供了充分的自由和保障,体现了政策的人性化关怀。

  还有,年轻人和技能人才。松绑落户限制,必将增强对人才的吸引力,既会为产业发展提供稳定的人才来源,也能推动更多新模式、新产业的诞生。而不少地方强化了这方面的保障,江苏省人社厅将实施“十百千万”人才计划,在人才招引、人才培养、人才攻关、人才评价、人才服务等方面谋新招、出实招,实现人才产业“双向奔赴”。浙江新政中强调了“加强实用型专业技能人才培养”;7月广东的珠海和东莞均出台了引进技能人才落户相关文件……

  有专家认为,如何将这些高学历人力资源进行有效配置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目前需要着重从两个方面入手。首先,各地区有序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并培育新业态新模式,通过生产端升级来吸纳更多的高学历人力资源。另外,进一步推动落户政策改革,引导高学历劳动力在区域间有序迁移,帮助他们选择最佳的流动目标,进而在最大程度上实现价值增值。

  放开放宽落户限制仅仅只是第一步,人口、人才流动是“用脚投票”的,大城市能否吸引到优秀人才、消化非户籍人口,关键还看就业机会、城市服务和生活品质。优化针对新市民在住房、就业、创业、教育、医疗等方面的政策,不断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创造一个“来得了、留得住、干得好、干得久”的发展环境。这样的城市才能在人口流动中抓住机遇、应对挑战,获得经济增长的新动能。

  (来源:评新而论微信公众号 记者/沈杨)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