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聚焦|【了不起的劳动者】段庆权:从“电力小白”到发明家

2023年08月07日 13:05:46 | 来源:我苏客户端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眼下正值酷暑,电力保障关乎千家万户。《了不起的劳动者》今天就来认识一位电力行业的高级工程师,他不断发明创造、创新突破,用聪明才智保障着我们的用电安全。 

  夏季用电高峰已经到来。炎炎烈日下,段庆权正使用自己发明的全日盲紫外成像检测仪,对电缆线路进行全面巡视。以往,传统的检测设备只能在夜间使用。

  国网徐州供电公司电缆运检室职工、高级工程师段庆权说:“因为白天无法屏蔽太阳光的辐射,非常微弱的电晕辐射会被日光所淹没掉,这样仪器可能会检测不到。” 

  段庆权翻阅了很多专业书籍,耗时两年多,研制出完全国产化的全日盲型紫外检测仪,用紫外线成像的“火眼金睛”给电网做“体检”,精准找到放电点。该设备经过几次迭代升级,各项技术参数指标已达到国内外领先水平。

  “发明不是发明家的专利,而是爱岗敬业的副产品”,这是段庆权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一次现场开展“铁塔耐张绝缘子单改双”的经历,催生了他的第一个发明作品——双侧挂钩托瓶架,可将单侧起吊货物改为双侧起吊。

  段庆权说:“这样就实现了一次性两侧绝缘子串同时起吊,节省将近一半的时间,同时也大大降低塔上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

  电子检修经常要上天入地,传统的地下电缆运维需要下井检查,而井下环境极其复杂,往往与积水、淤泥、蛇虫蚊蚁相伴,甚至还会接触有毒有害的气体。善于总结思考的段庆权,2017年无意中了解到VR全景看房,他突然来了灵感。

  段庆权表示:“我们就在想能不能有一款新的设备,在人员不下井的情况下,即可实现对井下的设备巡检。”

  查阅大量文献后,段庆权开始着手画图。

  段庆权说:“当时查了很多资料,包括各种前沿的最新技术,包括去网站上搜一些外国文献。画图一般晚上画,从下班吃饭后一直画到晚上11点左右,前前后后一共画了大概五、六十张图。”

  经过反复摸索,段庆权终于画出了产品设计图。为了让“图纸变为现实”,段庆权去了南京、山东等地,可得到的回复均是无法研制。最终,武汉一家公司给出了肯定的答复。

  段庆权说:“先是在实验室进行研究攻关,再找厂家进行加工,加工完再拿到现场去试验。如果有不合适的地方,还要拿回去再进行改造。有时做不成的时候,也会感觉到很崩溃,但是回过头来想想还是要干。” 

  凭着这股“钻劲”与“狠劲”,两年后,好消息终于传来。

  段庆权表示:“最终借用视觉模式,研制出后基本满足使用初步要求,也就是人员不下井的情况下,可以进行井内设备巡检、工井3D构建、断面资源排查等,就像医院里给病人检查身体的内窥镜一样。” 

  成长不是一蹴而就的。最初,段庆权从武汉大学电气工程专业研究生毕业后,也曾是一名“电力小白”,只能在铁塔下面拽拽绳子,看着两位老师傅爬到几十米高的铁塔上作业。

  段庆权说:“也是暗暗下定决心,将来总有一天我也要站在塔顶,去感受一览众山小的感觉。”

  从那时起,段庆权就暗下决心,一定要加强专业技能实践,多想办法、出成果,让一线施工人员高效又安全地完成工作。他带领团队,共完成创新成果29项,获国家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37项。

  国网徐州供电公司电缆运检中心电缆运检班班组成员杨波说:“他工作中非常有韧劲,有时候工作起来可能中午都忘记吃饭,特别是技能提升方面,给予了我们青年员工很大的帮助。”  

  段庆权表示:“今后我将继续坚定理想信念,始终保持本领恐慌的忧患意识,不断向下扎根、向上成长,以电网数字化转型为突破口,在智能巡检和可视化应用等取得良好成效基础上,输出更多有价值的数字化成果。”

  (江苏广电总台·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张允熙 周敏琼 吴丽 孟繁宇 李冠南 编辑/赵黎静)

  (本条新闻版权归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