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满弓发力拼经济稳增长

2023年08月03日 10:12:23 | 来源:中国徐州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今年上半年,徐州市GDP增长8%,分别高于全国、全省2.5和1.4个百分点,主要经济指标增速超过全省平均,其中规上工业增加值、固投、社消零等增速均居全省前列。实现了从“开门红”到“半年红”。

  一连串数据,显示出经济大盘“稳”、动力“进”、质效“升”的发展态势。

  看似寻常最奇崛,诚如容易却艰辛。交出优异年中经济“答卷”的背后,是今年以来全市上下锚定高质量发展主线,满弓发力拼经济、稳增长,“走在前、做示范”,全力推动经济运行率先整体好转,打造高质量发展强劲支点,谱写“强富美高”新徐州现代化建设新篇章的生动实践。

  稳经济 政策措施送上“及时雨”

  经营主体是经济发展的根基和动力所在,今年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宏观环境,各板块各部门积极拿出具体政策举措着力“稳增长”,让微观主体活力持续激发,感受更加积极——

  为全面推动经济回稳向好,徐州市在今年年初即出台《关于新形势下稳经济促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提出新形势下稳经济促发展的17条政策措施,更大力度优化营商环境、加快项目招引建设、推动产业创新集群发展、保障交通物流畅通、推动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开拓境(海)外市场、强化资金扶持、促进就业创业,大力提振发展信心。

  而后,出台《关于落实省推动经济运行率先整体好转若干政策措施实施细则》,对“省42条”逐一进行细化分解,将12个方面的政策领域,结合徐州市实际,细化形成136条具体的政策举措,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优质增量。

  “这些政策不仅提高了我们这些工业企业向标准化智能化数字化转型的积极性,同时各种专项资金的补贴及优惠的贷款政策还实打实减轻了企业资金的压力,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增强信心,实现更好更快发展。”江苏高格芯微电子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高跃由衷感慨。

  积极出台财税政策靠前发力。市税务局出台《徐州税务推动经济运行率先整体好转20项举措》,涵盖“助企发展10项举措”和“利企便民10项举措”,通过一系列税收优惠、银税联动等方式,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税务力量。今年以来,累计落实各类税费优惠84.7亿元。

  ……

  一项项政策落地落实、应享尽享,回应着项目、企业、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迫切的现实需要,全力为企业发展减负担、稳预期、强信心,为稳定经济大盘提供有力支撑。今年以来,实体经济贷款余额、新登记经营主体、新增“四上”企业数量均保持较快增长,新增上市公司3家,为全市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拼经济” “三驾马车”协同发力

  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7.4%,较一季度提升1.2个百分点;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10.65亿元,同比增长11.7%;全市实现进出口总额652.49亿元,同比增长16.9%。

  翻开半年报,“三驾马车”协同发力,呈现持续恢复、回升向好态势,是上半年经济运行中的亮点之一。

  消费、投资和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马车”跑得快、跑得稳,高质量发展才更有底气。

  项目牵引,迭进加速推动能级跃升——

  盛夏时分,彭城大地上,一个个重大产业项目建设如火如荼。

  睢宁太一光能光伏组件项目正进行设备组装;新沂科隆高性能前驱体材料项目一期6万吨驱体车间实现竣工投产;邳州源康电子高精密柔性线路板项目车间产线已经投产……拼经济、比发展,处处生机涌动,发展的浪潮滚滚而来。

  发展靠产业、产业靠项目。项目既是稳定经济增长的“压舱石”,也是高质量发展的“硬支撑”。当前,为契合徐州市“343”创新产业集群主攻领域,一批产业层次高、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龙头项目加速落地,为经济发展提供强劲动能。

  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7.4%,较一季度提升1.2个百分点。其中,全市工业投资和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9.5%和9.1%。

  信心提振,掀起消费市场新热潮——

  消费旺了,经济才会是一池活水。在“扩内需、促消费”的大背景下,围绕创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和全国新零售标杆城市,徐州大力度发挥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统筹抓好扩大服务消费、提振大宗消费、拓展新兴消费、吸引周边消费等,深入挖掘新的消费增长点、推动消费升级,进一步激发消费潜力。

  上半年,全市汽车类,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和石油及制品类等消费分别增长14.0%、22.9%和17.7%;升级类消费中,体育、娱乐用品类和书报杂志类分别增长18.3%和192.1%,金银珠宝类、化妆品类分别增长10.0%和3.9%。

  “大块吃羊肉、大碗喝羊肉汤,吃得过瘾,更感受了徐州文化!”7月15日,来自上海的邹先生带着家人来到徐州体验伏羊节,在云龙湖弘阳广场伏羊节分会场,他被眼前热闹非凡的活动场面所震撼。“在最热的三伏天人们大口吃羊肉,吃出了徐州风味,也吃出了非遗的特别之处。”邹先生赞不绝口。

  近年来,徐州市重视文旅消费,出台一系列政策,并通过打造新场景、增加新供给、开展新服务,精心组织配套活动,挖掘本地特色文旅资源,进而带旺文旅消费,吸引外地游客,成为徐州市挖掘消费增长潜力的务实举措之一。

  一边是文旅消费的火热场景,另一边,徐州市积极打造一批智慧商圈、老字号街区、特色步行街等消费新场景、新模式,通过对传统消费场景的有效延伸,以及对消费升级新需求的主动呼应,拓展消费新空间,激发人们消费热情,为消费市场注入了新活力,带动了消费的持续火热。

  据市商务局监测,端午期间,全市(含各县市区)57家商贸企业共实现销售额5.6亿元,同比增长8.5%,较2019年增长13.6%。

  “要多管齐下扩大有效需求,营造百姓消费兴奋点,更好释放消费潜力。”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徐州市将通过开展消费促进活动、打造消费新热点、完善消费环境等举措,进一步挖掘消费增长潜力,持续推动和扩大消费,使消费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

  开放型经济跑出“加速度”——

  对外开放,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器”。对外开放,也是当前徐州最鲜明的时代印记之一。

  作为“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的重要交汇点城市,徐州聚力打造全方位、高水平、宽领域的双向开放格局。

  上半年,全市出口总额增长16.5%。从贸易市场看,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进出口增长26.1%,占全市进出口总额的45.1%;对欧盟、美国、东盟进出口分别增长30.7%、8.0%和6.0%。国际形势错综复杂的当下,徐州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有力稳住了外资基本盘。

  7月31日至8月2日,徐州市代表团赴香港开展招商活动。这是徐州市全年境外招商活动中的一站。

  为推动全市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跑出“加速度”,把发展蓝图变为看得见摸得着的现实图景,徐州积极“走出去”“引进来”,凝心聚力招大引强。

  今年以来,围绕“343”创新产业集群,瞄准长三角、粤港澳、京津冀、环渤海和欧洲、日韩、东盟及“一带一路”沿线等境内外重点区域,徐州市实施境内外招商引资活动,着力招引落地一批龙头型、基地型项目,引领优势产业加速集聚集群,为加速产业聚链成群、集群成势赋能增势。

  按照计划,今年全市将引进世界500强企业投资项目累计超过30个,培育更多跨国公司区域总部和功能性机构,以强产业撑起高质量发展的“四梁八柱”。

  7月20日,伴随着汽笛轰鸣,一列满载290台国产吉利汽车的商品车铁路运输专用车(简称JSQ)中欧班列从徐州淮海国际陆港铁路集散中心驶出,将经霍尔果斯口岸出境发往俄罗斯。这是徐州班列首次开行JSQ型中欧班列,也是徐州班列拓展运输模式、开辟贸易商品车运输新赛道的全新探索。

  着眼于打造淮海经济区双向开放新高地,徐州已经初步形成“1+3+N”的开放平台格局,其中,“1”即淮海国际陆港,“3”即徐州综合保税区、观音国际机场口岸和国际邮件互换局,N即保税物流中心(B型)、保税仓库、跨境电商、双楼港等一系列对外开放平台。

  立足新发展阶段,今年徐州将进一步强化陆港核心开放平台定位,着力打造“中欧班列+”体系,常态化开行铁海联运快速班列、河海联运班轮,分别实现年运量6000标箱和吞吐量22万标箱;加快推进观音机场T1航站楼改造,年内恢复2条以上国际货运航线;全面运营国际邮件互换局,开展邮件、快件、跨境电商“三关合一”业务,年内完成吞吐量1.8亿件以上。加快国家双向开放综合枢纽城市建设,以更大格局、更高水平加快开放步。

  (来源:中国徐州网)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