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教小佳正确使用平板电脑上课。 钱宏斌摄
(记者 钱宏斌 通讯员 黄杰 叶梅)7月27日,姜堰区残联、教育局、特殊教育学校组成6支志愿服务队伍,分别前往该区9名特需孩子家,送上平板电脑,开通不限流量宽带,拉开了特需孩子居家学习的序幕。
姜堰区残联副理事长林红彬和康复科负责人顾骏、区特殊教育学校副校长张锁根等来到顾高镇申俞村小佳(化名)家。17岁的小佳精神二级残疾,与70岁的爷爷申庆全一起生活。申庆全指着蹲在门口的小佳说:“孩子不爱说话,喜欢长时间蹲着,以前也送去特殊教育学校上过学,但他适应不了,只好带回家,我不识字,无法教小佳学习。”
“我们今天上门,就是解决小佳学习的问题。”林红彬等人拿出平板电脑,安装、上网、注册、登录……一番操作后,平板电脑发出了清脆的声音和灵动的画面。蹲着的小佳循声而来,屏幕上,姜堰区特殊教育学校蔡芸、张啸等3位老师正声情并茂地授课。申庆全看着小佳专注的样子,欣慰地说:“这下好啦!小佳在家不孤单了,能够安心学习。我也放心下田干活了。”
溱潼镇沙垛村16岁的小菁肢体残疾,难以站立。志愿者金晨、汤琦薇、吴黄灿就一直蹲着,指导她正确使用平板电脑,陪她上了一堂课。小菁笑着告诉志愿者姐姐:“‘直播助学’开启了我的幸福时光。”
“特需孩子有着特殊的学习需求,我们需要提供特别的服务,传递特别的爱。”姜堰区残联理事长付会生说,前期,区残联通过筛查,将监护人自愿配合、具有基本学习能力,但不适合到校接受教育的9名残疾少年儿童,确定为第一批“直播助学”的服务对象。区残联为每位学生配备学习平板电脑、办理不限量宽带;区特殊教育学校的老师为每位学生量身定制教学计划,从生活常识到各种知识,循序渐进进行直播教学。特需学生每天可通过“姜堰残联”视频号,在线收看课程、参与线上互动,学生“云端”上传作业、老师“云端”答疑解惑。
接下来,姜堰区残联中层及以上干部和特殊学校的老师,将常态化开展结对帮扶特需学生,定期入户走访,跟踪了解学生学习情况,鼓励家长树立信心,积极参与居家教育。区残联将通过联席会议制度,明确岗位职责,让“直播助学”惠及更多特需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