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花儿在文学之都绽放”公益研学旅行之苏青牵手专场,7月29日晚上在南京正式结营。来自南京、西宁两地的56名学生,带着10天来满满的爱与收获一一惜别。
本届公益研学活动自7月20日正式启动,十天来,南京、西宁两地共56名学生一一结队牵手,以音乐为主题,以文学诗歌为载体,充分融入“德智体美劳”教育内涵,运用古代乐理知识“宫商角徵羽”音调组合分队,让南京的同学们走进青海、感受高原的辽阔和文化的多样性,让青海的孩子们走进南京、句容等地,触摸感受六朝古都南京的文化魅力。
青海西宁学生温占云说:“南京博物院我们也去了,那里面有很多我没见过的东西,这也是丰富了我的知识库。我还去了古生物博物馆,有很多的海藻,有很多的鱼类,我还在南京交到了很多的朋友。”
南京学生孙景甜说:“在青海我们看到了各种各样的牦牛,我们还去了青海湖,我感觉青海湖湖水碧绿碧绿的。”
在29日晚的结营仪式上,孩子们通过歌舞、诗歌朗诵等形式,将十天来研学之旅满满的收获表达出来, 此外,组办方还专门为孩子们创作了一首公益歌曲《绽放》,通过歌声表达了大家心中的爱与感谢。
《绽放》歌曲创作者曹翟说:“歌词星光闪耀爱汇聚成海洋,因为我们这个活动也是爱心的公益活动,我们汇聚了社会各界人士的爱心以及对未来下一代的殷切希望,所以我希望把它融合在歌中。”
据了解,“因为南京、相伴成长”公益研学旅行项目与对口支援、乡村振兴有机结合,经过多年探索、实践,形成了“政府+学校+社会组织+民营企业+家庭”多元化、社会化参与机制,自2018年举办以来,已经连续举办了六届。先后组织了457名学生、124位教师、72名志愿者以及百余位社会各界人士参加,并取得了一定的社会影响力。
青海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县委常委、副县长李云说:“‘让花儿在文学之都绽放’这一项公益性活动,是加强了两地孩子民族文化的交融,同时也是作为青海和江苏东西部协作,架起了一座爱心之桥、友谊之桥,这样的活动应该更加一代一代、一年一年可持续往下面去开展。”
(江苏广电总台·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钱进 韦少华 编辑/赵黎静)
(本条新闻版权归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