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酷暑难耐。7月27日,盐城市射阳县日月岛葛军艺术馆一楼展厅却人头攒动,射阳军民近千人观看“花呈精武旅·诗润射阳兵”诗文书法作品展。特别令人亮眼的是一群兵妈妈,他们在嵌作儿子名字的诗文书法作品前左看右看,不肯离去,脸上溢满了自豪和激动,并争相与诗词作者和书法家合影留念。
“我的孩子今年新入伍,看到孩子的嵌名诗,我也很感动、很自豪。希望孩子在部队好好努力,为国家做出贡献。”新兵家长丁茂霞眼睛里溢满了激动的泪花。
展厅里,一幅幅装帧精美、俊逸灵动的诗文书法作品依次排列,以新兵姓名嵌入古体诗作为亮点、以革命老区红色基因为底蕴,诠释永远跟党走的坚定信念和满腔情怀,勉励有志青年勤练本领、冲锋在前,为父母争光、为家乡添彩。
射阳县人武部连续两年在八一建军节前,组织诗人用嵌名格律诗的形式,开展文化拥军活动。赠新兵的嵌名诗要求比较高,一要体现强我军队,固我长城的思想;二要对新兵及家人有激励鼓舞作用;三要符合格律诗的韵律要求。四要用新兵的姓名藏头领句。所以每一首七绝诗,虽然只有四句二十八个字,可谓是句句有担当,字字有要求,有的还要尽可能引经据典,以丰富诗的内涵。
省诗词协会会员、明湖诗社副社长吕庚佐,去年以来先后为射阳新兵创作了二十七首嵌名诗。其中赠新兵袁文龙这一首:“袁安卧雪史宏扬,文武才能镇八方。龙马精神家国卫,雄狮崛起万年昌。”首联就用袁安卧雪的典故。(见后汉书袁安传)。在赠新兵刘伟的诗中写道:“刘家兰子女英雄,伟绩铭镌史册中。后辈军营怀壮志,靖边守土建新功。”首联引用了家喻户晓的女英雄刘胡兰的名字,鼓励刘家后人继承先烈遗志,军营怀壮志,靖边立新功。
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明湖诗社社长颜玉华,二年创作赠新兵嵌名诗30多首,新兵王旻熙的母亲一定要同颜玉华合个影,并当着县领导和军分区、人武部首长面,朗读起那首赠他儿子的诗:“王家爱子叫旻熙,卫国当兵志不移。胸戴红花双亲别,梦中战马几回骑。”展览大厅内响起了一阵热烈的掌声。
“夏风吹暖入营房,天赐男儿正志强,报国戍边辞亲友,枕戈待旦灭豺狼。”这是写给新兵夏天的嵌名诗,妈妈余丽兵在这幅书法作品前仔细端详,念念不舍,“以这种形式来鼓励在部队里的兵宝宝们,让他们看到射阳的后勤工作做得这么棒、这么好,他们在部队里一定会更加努力地工作、锻炼。”
此次诗文书法作品展邀请诗词协会和书法名家,为射阳入伍新兵创作了159首格律诗,字字拥军、诗诗寄情,用精品奉献人民、以明德引领风尚,以文化拥军慰问的形式共同庆祝建军96周年。
参与这次活动的河北省文旅研究院副研究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李国良,作为书法家的代表,顶着酷暑特地从河北赶来。他为这次活动撰写了数十幅书法作品,“每一位具有时代使命感的作者,都在担当和眺望当中,发挥自己的学科优势,以历史使命感、责任感,为当前的文艺建设、军队文化,用饱含热情的作品去增砖添瓦。”
此次活动是射阳县践行习近平强军思想、深化军地融合发展的又一生动实践,有强大的生命力和现实意义。据了解,活动将持续到9月16日,期间共展出各类书法作品161幅,依托传统文化守正创新,以铁军精神铸就情怀,推进全民国防教育,让戎耀射阳更具风采。
“这次诗文书法作品展是广泛开展调查研究的拓展,是传统文化诗词与书法守正创新的深度融合在人民武装阵地上绽放,是射阳双拥真情写照,旨在深化推进全民国防教育,以打造特色强军文化为亮点,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全面开创新时期人武工作新局面。”射阳县人武部政委严乾龙深情地说。
(来源:射阳县融媒体中心/张学法 李盼 徐步忠 编辑/高予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