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7月27日)是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日。
1953年7月27日,《朝鲜停战协定》签署,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结束。中国人民用一场威震世界的胜利拼来了山河无恙、家国安宁。
战歌激荡70载,抗美援朝精神代代相传。作为志愿军老兵的后代,“00后”海军退役士兵许诚心一家祖孙三代接力从军,一根保家卫国的“接力棒”传承了半个多世纪。变的是时光荏苒,不变的是家国情怀。
从左到右依次是:许诚心弟弟许诚意、许诚心父亲许强、许诚心
战歌激荡70载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70多年前,英勇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唱着这首《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抱着保卫和平、保卫家乡的信念,毅然走向抗美援朝的战场。时光飞逝70载,这首只有4句话、43个字的战歌依然代代相传,激荡在亿万中华儿女的心中。
年幼时,许诚心经常听奶奶哼唱起这首战歌,激昂动人的旋律深深印刻在他的脑海里,每每听到这首歌,总能勾起他儿时的回忆。“我爷爷去世得比较早,他对我来说,既陌生又熟悉。说陌生,是因为我只在照片上见过他;说熟悉,是因为我奶奶经常给我讲爷爷当年在战场上的英勇事迹,我从小就非常崇拜他。上了初中后,我通过历史课,对抗美援朝这段历史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也因此在我心里埋下了一颗参军入伍、保家卫国的种子。”许诚心说。
爷爷曾立下战功
许诚心的爷爷许宝华,出生于1927年,1945年参加革命,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1950年,他响应号召成为原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军区暨第三野战军高射炮第十二团的一名驾驶兵。抗美援朝期间,许宝华负责驾驶运送物资的汽车,为躲避敌人的炮火袭击,常常利用夜色的掩护运送物资。许诚心的爸爸许强说:“小时候就听父亲讲,当时在朝鲜战场,经常有飞机搞突袭,所以他们都是晚上行动。由于害怕暴露位置,连车灯都不能开,我父亲的身上还有当时被流弹炸伤的伤疤。”
在炮火夹击下,许宝华穿梭在悬崖峭壁间,立下赫赫战功。一枚枚斑驳的军功章,见证了他当年的英勇无畏。“这是父亲当年在战场上荣获的三等功奖章和证书,这是当时他立四等功的喜报,这是革命军人证明书……我父亲一向低调,很多军功章和奖状都是他去世后,我们整理遗物时才发现的。”说到这里,许强的眼眶湿润了。
一家三代接力参军
受父亲许宝华的影响,许强和哥哥刚满18岁就选择了参军入伍。许强被分配到了葫芦岛,也光荣地成为了一名汽车兵。“我也算是传承了父亲的‘衣钵’,能够保家卫国,我觉得非常光荣。”许强说。
许强夫妻送儿子许诚心入伍
2021年,正在上大二的许诚心也选择了参军入伍,成为了一名海军航空兵。而他所在的部队前身,也曾参与过抗美援朝战争,是一支有着光荣历史的部队。“我们的部队一直沿用着当年抗美援朝时的战机编号,在部队时,班长也经常给我们讲抗美援朝的故事,这总能让我联想到爷爷,如果他知道我也成为了一名军人,我想他一定会很高兴的。”许诚心说。
在部队服役期间,许诚心牢记自己是志愿军的后代,凡事吃苦在前,冲锋在前。今年3月,他结束了2年的部队生涯,退役回到大学校园继续学习,完成学业,并着手准备报考军校。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我们现在的使命就是要强大国家的科研实力、国防实力,继承先辈遗志,传承红色基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我们青年人的力量。”许诚心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