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高品质生活 江苏将这样发力...... | 评新而论

2023年07月26日 21:17:59 | 来源:我苏客户端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基层治理和民生保障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是促进共同富裕、打造高品质生活的基础性工程。今天,省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努力推动江苏在高质量发展中继续走在前列”系列主题发布会“强化基层治理和民生保障”专场新闻发布会,省发改委、省民政厅、省住建厅、省卫健委等相关负责人,介绍江苏在强化基层治理和民生保障方面情况,并透露下一步工作安排。江苏取得了哪些成绩,又将有哪些民生“红利”?评新君为你一一道来。

  增进民生福祉

  聚焦民生“七有”持续发力

  “经过全省上下共同努力,今年上半年 55 件民生实事项目实现‘进度过半、任务过半’,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等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成效。”发布会一开始,省发改委副主任王荣飞就宣布了一个好消息。

  2023年55件民生实事具体分为:

  幼有所育项目4件

  学有所教项目3件

  劳有所得项目3件

  病有所医项目8件

  老有所养项目8件

  逝有所安项目1件

  住有所居项目2件

  弱有所扶项目2件

  行有所畅项目5件

  环境有改善项目5件

  文体服务保障项目5件

  公共安全保障项目2件

  管理质效保障项目7件

  可以看出,55件民生实事当中,既有“新增普惠托育机构”“优化提升护理院”“实施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等群众反响较好的项目,也有群众呼声强烈、反映时代特色、顺应科技发展趋势的项目,如“推进长期护理保险建设”“为适龄女生免费接种HPV疫苗”“开展老旧住宅电梯安全评估,推动建立属地政府统筹协调的电梯更新改造机制”等。

  省发改委副主任王荣飞表示:“我们将进一步压实各方责任,完善定期调度、定期督办、年底考评的工作推进机制,积极推动各地全面落实民生实事所需资金,完善政策配套,加大服务保障,确保民生实事早落实、群众早受益。”

  对于解决人民的“急难愁盼”,江苏一直都是认真的。近些年来,江苏突出补短板强弱项,把受益面广、关注度高的基本公共服务纳入年度民生实事,并对民生实事实行清单式管理、项目化推进,每件实事均落实到省级责任部门,分解到各设区市,工作细化到季度,夯实各方责任,节点化推进落实,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在推进从“老有所养”到“老有颐养”方面,全省共建成养老床位68.3万张,在业养老机构2199家,机构护理型养老床位占比达到67.5%;建有城乡居家养老服务中心1.8万个、城市街道综合性养老服务中心407个、农村标准化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236个、老年人助餐点6738个,320万老年人接受专业化居家上门服务;累计实施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10万户。高龄老年人尊老金和经济困难老年人养老服务、护理补贴惠及300余万老年人。共有4.05万家与养老相关的企业,总量全国最多。

  在便捷医疗卫生服务方面,江苏围绕让群众就近获得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医疗卫生服务,合理规划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设置布局。目前江苏全省建有乡镇卫生院 945 家、村卫生室 14750 家,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581 家、社区卫生服务站 2073 家,基本实现城乡居民在 15 分钟内就能到达最近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得到便捷的医疗卫生服务。2022 年,全省居民 2 周患病首选基层医疗机构比例 74.9%,县域内就诊率 93.94%,由二、三级医院下转患者较上年同期增长 9.7%,由基层上转患者较上年同期降低 11.2%。

  人民幸福还体现在持续增收上。近年来,江苏在坚持就业优先、推动自主创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等方面不断出实招。针对高校毕业生等重点就业群体,加大服务和政策保障力度,促进公共实训基地职业技能培训扩容提质,四个公共实训基地建成以来培训城乡劳动者超8.8万人次;全省254家省级双创示范基地,吸纳3万多家中小微企业入驻,解决就业近80万人;2022年,16家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带动农民就业约60万人......一个个好消息助力江苏居民鼓起了钱袋子。2022年,我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9862元,比全国平均水平(36883元)高12979元,位居全国第四位。今年上半年,我省居民人均收入27795元,较全国平均水平高8123元,同比增长5.6%。

  推动资源下沉

  优质服务供给不画 “句号”

  创新社会治理、保障改善民生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未来,我们的生活将有哪些新变化?在这场发布会上,各相关部门也是分别展示了计划书。

  首先,江苏将以更大力度抓好民生实事,促进富民增收,推动共同富裕。其中,重点将从促进宏观政策与就业政策有机衔接、着力增加中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全力保障困难群众生活三个方面协同发力,不断完善重点群体的就业支持体系,拓宽城乡居民增收渠道,确保居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

  为民惠民,提高生活品质方面。今年,江苏将改造提升标准化街道综合性养老服务中心100个、社区助餐点500个、示范性乡村互助养老睦邻点1000个,设置家庭养老照护床位1000张,实施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3万户,推动“原居享老”“社区安老”“机构颐老”等养老模式融合发展,打造“15分钟养老服务圈”。同时,进一步落实落细救助政策、适度提高保障标准,推动社会救助扩围增效;完善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预警平台,强化对低收入人口的主动发现。

  “十四五”期间,江苏还将新增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58万套(数量名列全国第3),其中苏州、南京两个外来人口最多的大城市分别为20万套和15套,占全省的60%。

  另一方面,江苏还将完善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平台,构建多样化的服务应用场景,做好“婚育户”“尊老金申办”等一件事联办改革,以家门口的优质服务和精细管理,为百姓创造高品质生活。

  牢记总书记“在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上实现新提升”的殷殷嘱托,江苏正把一个个民生难点变成民生亮点,努力在高质量发展中让广大群众看到更大变化、得到更多实惠。

  记者 | 郭奉铭

  图片 | 视觉中国 江苏新闻

  编辑 | 郭艺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