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边装上了护栏,晚上散步时感到安全多了。”近日,张家港市后塍街道封庄村“海棠先锋”又促成了一件暖心事的办成——老年公寓附近的河边装上了护栏,为周边村民增添了满满的安全感。
聚焦群众“关键小事”,彰显治理先锋本色。今年以来,封庄村以实施党建引领网格化服务为抓手,在全村设置5个“海棠小栈”,组建“海棠先锋”网格队伍,打造“围桌共话”党建品牌,及时了解民情民意,聚焦村民需求,办好惠民实事。
为扩大网格化服务体系,“海棠先锋”网格队伍成立之初,封庄村党总支积极发动,公开选聘威望高、能力强的乡贤能人、村民小组长等加入“海棠先锋”网格队伍。“海棠先锋”网格队伍由“1名网格书记+1名网格员+N名栈长”组成,“1+1+N”的包干走访机制推动组织根系延伸到基层治理末梢,民情联系覆盖到千家万户。
“我家门口总有污水溢出,你们能不能帮忙看下?”不久前,“海棠先锋”在走访时,村民曹阿姨反映自家门口有污水外溢现象。情况上报村委后,村干部立即前往现场,经过商讨研究,在最短时间内给出解决方案。
像这样为民解忧的小事,在“海棠先锋”的日常走访中还遇到很多:金丰社区房屋漏水、中华新村树木茂盛影响采光、老年公寓窨井盖破损……“海棠先锋”充分发挥“铁脚板”精神,依靠勤走访、善发现,及时收集村情民意,搭建村民与村委沟通桥梁,为群众解忧,也为基层治理注入源源不断的先锋力量。
一张长桌、四条板凳,7月17日上午,村民自发聚集到“海棠小栈”,家住曹场巷的曹老伯一边扇着蒲扇,一边向“海棠先锋”倾诉着生活中遇到的烦心事,“河边两条长凳不知什么时候坏了,能不能给我们修一下?”
这看似寻常的场景,也是“海棠先锋”搭建交流窗口,加强干群关系,倾听村民需求的画面。为充分发挥“海棠小栈”阵地和“围桌共话”党建品牌在基层治理中的作用,“海棠先锋”定期利用村民茶余饭后、家长里短的时间听民声、察民情、汇民智、解民忧。在一次次“围桌共话”中,不断“话”出乡村振兴新变化,“话”出乡风文明新风尚。
民生“小事”,也是治理“大事”。听了曹老伯反映的情况,“海棠先锋”当即前往实地查看,现场联系相关负责人进行解决。次日一早,曹场巷的河边就出现了两张崭新的长凳。
“来这里聊聊家常,讲讲心事,总有人帮忙出主意,帮忙解决。”如今,封庄村的百姓都爱到“海棠小栈”走走、坐坐,与“海棠先锋”一起“围桌共话”。村民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也在一次次的交流商议、畅所欲言中得到了激发和提升。
夯实根基,凝智聚力。下一步,封庄村党总支将继续发挥好“海棠先锋”网格队伍的积极作用,激发村民自治活力,完善基层治理体系,全力描绘乡村振兴的生动画卷。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 记者/王雪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