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江以施肥“减法”破题农业绿色发展

2023年07月26日 14:30:21 | 来源:我苏客户端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这块是基肥面施区,这块是基肥侧深施区,分别种植水稻1亩……”昨天上午,区土肥站技术人员与苏州农科院专家一起,顶着烈日,再次来到田间,开展田间苗情勘察,查看各区块水稻长势情况,跟踪了解施肥效果。

  在区土肥站站长陈雪民手上,记者见到了一张《田间试验分区表》,20亩试验田被划分为1块示范大田区和10块小田区,标记着不同肥料配比、施肥模式及有机肥替代比例。

  “肥料称量要精准,要不多不少。”陈雪民说,在今年的水稻化肥减量增效测土配方试验点,共设置10个试验小区,每小区667平方米,目的是通过田间肥效试验找到合理的施肥方式,提高化肥利用率,防止过量施肥,助力农业绿色发展。

  化肥减量增效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吴江的农技人员很早就开始探索这个课题:如何做到化肥减量不减产、不减质、不减效?区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高建峰的回答是,不断开展田间试验。

  多年来,区农业农村局致力于探索“水稻缓释肥+侧深施肥技术”模式,通过设计施肥配方,按照配方定量施肥、分区种植,并在农作物成熟后分区测量产量,采集农作物不同部位、土壤样品进行化验,最终找出最高效的施肥方式,并探索绿色农业的更优解。

  施肥施肥,肥料的选择固然重要,施肥方式同样不可小觑。在田间试验现场,技术人员为记者演示了水稻侧深施肥机器的使用方法,一次耕种即完成插秧与施肥两步工作。“肥料施于秧苗侧3到5厘米,深度4到5厘米!”高建峰着重强调。

  据了解,传统的水稻种植模式都是先整地、上水、施肥、泡田,然后再把水排掉插秧,不仅导致大量肥料流失,形成浪费,更造成污染。目前,全区推广的侧深施肥技术,插秧与施肥同步,破除了传统种植模式中的弊端。同时,从人工方面来说,按照常规种植模式,水稻要施1次基肥、2次分蘖肥、1次穗肥,采用“一基一追模式”侧深施肥之后,前3次施肥合并为1次,整个生长周期压缩为2次施肥。

  “我们还在试验‘一次性基施模式’,整个生长周期仅1次施肥即可。”高建峰说,通过精准施肥,可以有效控制肥料流失,相较传统施肥可省肥10%到20%。

  农产品产量要提高,而化肥施用量保持负增长则是吴江广大农技人员矢志不渝的追求。眼下,土肥站又在谋划下一个试验,这次被“试验”的主角是蔬菜类。

  “在继续巩固粮食作物测土配方施肥的基础上,吴江将加快形成蔬菜等经济作物绿色高效施肥技术体系,进一步拓展‘减肥’空间,挖掘‘减肥’潜力。”高建峰说。

 (来源:吴江区融媒体中心 编辑/俞思琼)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