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阴区:变“坐堂问案”为“上门服务”

2023年07月26日 10:45:33 | 来源:淮安新闻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近日,淮安市淮阴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改变办案模式,将日常的“坐堂问案”变为“上门服务”,以更加人性化的方式保障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再次妥善处理了申请人韦某、童某等9人要求某制衣公司支付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一案,受到当事人的普遍赞誉。

  在了解劳动者的诉求后,淮阴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对该集体劳动争议案件高度重视,迅速启动集体劳动争议案件“绿色通道”,安排经验丰富的仲裁员依照法律程序做足庭前阅卷、审查、核对工作。仲裁员向案件当事人逐条讲解法律法规依据,分析矛盾焦点问题,寻找各方利益平衡点,引导当事人通过协商解决争议纠纷。经过仲裁员耐心细致地调解,劳动者与用人单位最终达成一致意见,双方握手言和,该起涉及9人近30万元的集体劳动争议案件迅速得以解决。

  淮阴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坚持“预防为主、调解优先、调裁结合”的工作模式,积极开展庭前、庭中、庭后调解工作,同时积极推进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进园区、进乡镇、进社区的“三进”工作法,将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工作重心下移,为当事人提供高效便捷的纠纷解决途径。完善劳动人事争议一体化调处机制,与区总工会、工信局、人民法院、司法局等部门单位建立联动化解重疑难争议和集体争议化解机制,合力维护社会稳定。通过普法宣讲、上门服务、裁司互助、裁审衔接等具体惠企惠民措施,使得劳动人事争议处理效能不断提升,案件调解成功率近80%。   

3

  灵活改变办案模式,是淮阴区人社局为民办实事、为企优环境的重要举措,本着“用心用情,调解先行,让仲裁庭多跑路,当事人少跑路”的宗旨,通过在争议发生地设立仲裁庭,现场办案,当场现场调解,把“坐等办案”变为“上门问诊”。既免去了劳动者奔波之苦,降低维权成本,又让庭审过程成为普法释法的宣传阵地,达到“处理一案、警示一片、和谐一方”的目的,实现服务群众零距离。

  据悉,该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将进一步创新工作思路,优化仲裁模式,探索劳动纠纷多元化解机制,主动进企业下基层、进矛盾发生的第一线,开展庭审活动,做到维护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切实全面推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