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区:“一核引领 多元共治”打造小区治理新格局

2023年07月26日 10:30:34 | 来源:淮安新闻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今年以来,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针对小区治理难题,坚持党建引领,创新工作思路,探索实行以小区党支部为核心,物业公司、业主委员会等多方参与的“一核四联”小区治理模式,推动党的建设神经末梢和城市治理基础单元深度融合,实现小区治理“三位一体”。

  组织联动,携手共下“一盘棋”

  小区是城市基层治理的最小单元,是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淮安区河下街道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小区治理,坚持把物业服务管理和业主自治融入城市基层党建工作,将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作为深化基层治理的切入点,创新实施“红色物业”治理模式,充分发挥街道党工委“轴心”引领作用,选派社区优秀党务骨干到物业公司、业主委员会担任党建指导员。

  同时,河下街道积极吸收物业公司中的优秀党员担任社区党组织的兼职委员,邀请业主委员会中的党员共同参与小区治理和群众民主监督,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和双向监督作用,推动小区党支部、物业公司、业主委员会有机融合,形成“街道整合力量统筹抓、社区属地管理直接抓、物业协调联动兜底抓,业主因地制宜协助抓”四级联动的“一盘棋”工作格局。

  阵地联建,党群共筑“幸福圈”

  党建活动在基层的开展离不开红色阵地的打造,只有建好建强红色阵地这个“落脚点”,才能更真切地增强党组织的存在感、感召力和凝聚力。河下街道根据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活动场地最大化、办公场所最小化”“一室多用”等阵地建设要求,以街道所辖村居党群服务中心改造提升为契机,新建电子阅览室、科普体验馆、妇儿活动中心、百姓舞台等功能场所。

  此外,街道以小区党支部为核心,邀请物业公司、业主委员会中的党员共同参与,集思广益,共同商讨关于老旧小区的内部提升改造方案,多方征求意见并向群众公示,积极整合多方资源推动工程实施,新建居民健身广场、纳凉亭、增建充电桩等,着力构建“生活圈”“服务圈”“管理圈”高度统一、共建共治共享、有效融合的小区治理“幸福圈”。

  民主联议,齐心同唱“一台戏”

  河下街道以小区党支部为核心,以党建联席会制度为依托,以党群服务中心为固定联席会议场所,建立小区党支部、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辖区单位等共同参与的多方联席会议机制,参照政协民主协商议事流程,制定小区民主联议议事规则和工作流程,发挥党支部成员、物业公司、业委会成员以及网格员、党员志愿者作用,定期上门入户听取居民意见,畅通民意沟通渠道。

  街道完善小区民主议事会议事规则,全面推行支部提议、物业商议、业委会评议、居民共同决议“四步”议事工作法,明确辖区在民生服务、环境整治等方面的难题,在充分广泛听取征求意见后由小区党支部最后决定,决策决议和实施结果全方位公开,实现民事民议、民事民决、民事民办,真正解决困扰居民群众的急事、难事、烦心事。

  服务联心,联盟同搭“连心桥”

  依托“幸福河下”党建联盟,河下街道通过“支部+物业公司+业委会”结对互助的形式,积极整合各类服务资源,深化合作,加强联系,推动小区党支部与物业公司、业主委员会共建更加实质化、深入化。

  针对居民多元化个性化需求,探索项目化服务模式,“民情电话”“为民服务”“七个一”党员志愿服务等多个服务项目,通过物业公司、业主委员会多渠道了解社区居民多元化需求,由小区党支部梳理汇总后,分析立项,形成满足居民需求的服务项目,促进各项服务与居民需求精准对接。倡导联盟共建单位与物业公司、业主委员会相互协助,发动党员到社区参与公共服务、志愿帮扶、环境治理等社会治理各项活动,充分发挥在职党员在社区建设中的先锋模范作用,搭好党群密切联系的“连心桥”。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