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宿迁宿豫区紧扣乡村振兴“20字”总要求,积极探索新型村集体经济发展之路,注重发挥市场多元化、专业化、集约化优势,整合资源资金资产,推动村集体经济挖潜力、激活力、增实力,走好乡村振兴“共富路”。
在陆集街道官庄村党群服务中心里,西楚绣品销售主管朱林正在和妻子一起直播,与网友“隔屏”互动,线上销售扇子、抱枕、衣服、围巾等刺绣产品。
朱林说:“以前一直以线下批发零售为主的,效益不是很乐观,自从社区帮助我们建立了线上直播间,打通了线上销售渠道,生意有了非常大的起色,自6月份开始到现在,销售同比线下多30%~40%。”
朱林告诉记者,自己在直播间所卖的货物都是自家明红刺绣厂的产品。今年年初,官庄村和工厂签订了合作协议,共同成立“西楚绣品”这一线上品牌,开播仅十天,销售额已经达到2.1万元,交易人数突破2000人,效果非常喜人。
“我们打算请网红与村里协作,拓宽销售渠道,争取把西楚绣品品牌做大做强,打算重点培养本土的主播15名以上,实现合作共赢,先富带动后富,争取把乡村振兴这一步给走好、走稳。”官庄村党委书记黄梦楠说。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和基础,走进关庙镇卓水河村的工业化循环水养殖项目基地,只见几十个圆桶水池里挤满了鱼苗,村聘干部张业虎正忙着投喂鱼食。该项目占地10亩,建设面积6000平方米,配备4套水循环处理系统、环境监测系统,采用高密度养殖模式。
关庙镇卓水河村村聘干部张业虎说:“前期投产一共20个,每个池子里投放5000多尾鱼苗,产鱼期4到6个月,每个池子基本6000斤。”
工业化循环水养殖项目是卓水河村村级领办项目。今年以来,关庙镇党委政府成立300万元集体经济发展基金,专门用于扶持村级领办项目的前期发展。目前,已有2个项目享受了基金扶持。工业化循环水养殖项目便是其中之一,享受了100万元政策扶持。
“这个项目可以为村集体经济增加100万元以上,预计今年卓水河村全年集体经济收入将突破400万元。”关庙镇卓水河村文明实践站副站长陈晨表示。
据了解,今年以来,宿豫区共实施强村富民“四类”项目130余个,预计上半年村均集体经营性收入突破80万元,全市最高;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1.3万元,同比增长6.5%,总量和增速均位居全市第一。
(来源:宿豫区融媒体中心 编辑/张泉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