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乡村的田野里上课 扬大师生走进“全国文明村” 戴庄村

2023年07月18日 20:53:37 | 来源:我苏客户端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这个暑假,扬州大学“e农同行”大学生农村生态经济社会实践团队以及各大学生乡村振兴实践团队负责人一同前往句容市天王镇戴庄村,走田间、下地头、进农家,探寻当地从远近闻名的“贫困村”一跃成为“全国文明村”的乡村振兴路径。

  走进稻穗过膝的农田,师生们在戴庄村农业合作社党支部书记李有意的陪同下进行每日的田间巡查。看绿意翻滚,听稻穗碰撞,他介绍道:“17年来,在赵老的技术指导下,有机水稻的种植一直坚持零化肥、零农药、零除草剂。这儿的化肥施用量从亩均160斤降至零,亩均收益翻了两番。”

  如今的戴庄,在赵亚夫的带领下,通过大力发展生物多样性农业,近年来,发现野生娃娃鱼和野生猕猴两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群落,有机稻田中生活着10纲28目130种小动物,农田上空也经常有鹰徘徊飞翔,繁多的生物种类形成了复杂的食物网,良性的生态农业循环体系建立起来。

  “为农民奉献一辈子!”刚到句容现代农业馆,八个大字映入眼帘。“奋斗、敬业、开拓、奉献是亚夫精神的内核。赵亚夫作为时代楷模,虽已桑榆年,仍躬耕田野,把‘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帮助农民销,实现农民富’作为自己一生践行的诺言,他做到了!”他扎根戴庄村,不断探索以有机农业帮助丘陵山区脱贫致富的新路径。自此,这片1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处处都有赵亚夫的足迹。历经二十载春秋轮转,高效农业发展经验从戴庄走到了更多地方。

  “我们来学习先进的‘戴庄经验’,是为了送回家乡,助力家乡实现乡村振兴。”“技术富农,‘裕’见百村”大学生实践团队负责人蒋盛杰说。

  “戴庄村的完美蝶变是乡村振兴浪潮中的一个典型案例,大学生应施专业所长,学习‘亚夫’,努力成为‘亚夫’,主动到农村去自讨苦吃,以功成不必在我,而功成必定有我的姿态,在田野的大课堂上‘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努力实现乡村振兴的锦绣蓝图!”扬州大学商学院党委副书记姚丰华鼓励道。

  (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明玉花 通讯员/王千寻 王心雨 编辑/汪泽)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