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瘗鹤铭》碑成功入选全国首批古代名碑名刻文物名录

2023年07月17日 17:32:06 | 来源:一起镇江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为加强古代碑刻石刻文物保护管理利用,近日,国家发布《第一批古代名碑名刻文物名录》,镇江《瘗鹤铭》碑成功入选。

成功入选全国首批古代名002新VA0[00_00_01][20230717-151633].png

  据了解,《第一批古代名碑名刻文物名录》包含碑刻、摩崖石刻等1658通(方)重要文物,刻成年代从战国至清,文字种类包含汉文、藏文、蒙文、满文、维吾尔文等20种,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均有分布,保管、收藏在323处文物保护单位和221家文物收藏单位。镇江有着“大字之祖”称誉的《瘗鹤铭》碑成功入选。

成功入选全国首批古代名002新VA0[00_00_09][20230717-151657].png

成功入选全国首批古代名002新VA0[00_00_14][20230717-151707].png

  镇江焦山碑刻博物馆讲解员黄仟告诉记者,《瘗鹤铭》原来刻于焦山西麓的崖壁上,后因山体滑坡坠入江中,长达七百余年,由清康熙(五十二年)的知府陈鹏年募资打捞上来。现有五方残石,一共九十三字。其中十一字不全,它也是隶书向楷书过渡的一种字体。被黄庭坚称为大字之祖《瘗鹤铭》。

成功入选全国首批古代名002新VA0[00_00_19][20230717-151727].png

  《瘗鹤铭》为一篇为死去的仙鹤而写的“墓志铭”,关于它的种种传说与未解之谜成就了其独特的魅力。碑文行笔雄健、方圆并举,体势开张,结字错落,富于变化,因此也成为了焦山碑林的镇山之宝。据悉,最高峰时期,一天的参观客流量达3万多人次。

成功入选全国首批古代名002新VA0[00_01_02][20230717-151914].png

  镇江焦山碑刻博物馆讲解员黄仟表示,2020年,镇江焦山碑刻博物馆实施了展陈提升工程,对《瘗鹤铭》厅进行了改造升级,将碑石后移,扩大了展厅面积,丰富了相关资料和展陈手段,进一步提升了《瘗鹤铭》的观赏性。

成功入选全国首批古代名002新VA0[00_01_05][20230717-151921].png

成功入选全国首批古代名002新VA0[00_01_21][20230717-151947].png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