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暑假,扬州大学“井冈山精神”大学生红色理论宣讲实践团赴广陵区沙口社区、古旗亭社区等地,以趣味手工、故事宣讲、红歌联唱、互动问答等多种形式,为社区孩子们送去一场家门口的红色课堂。
“这是革命火炬,象征着光明和胜利,寓意着党从井冈山走出了一条中国革命胜利之路,在和平年代,我们依然要传承井冈山精神……”在沙口社区,宣讲团成员一边指导孩子们制作火炬,一边用浅显易懂的言语介绍道。取土、揉捏、压平、塑形制作,一连串的操作下来,一个个手工火炬泥塑在孩子们手中初具形态。
“这些课很受孩子们喜欢!大学生们通过趣味竞答、手工泥塑等形式激发了小朋友的积极性,寓教于行,融育于心,让他们更加深刻地了解到井冈山精神背后所蕴含的意义,进一步培养了他们的爱国情怀。”沙口社区负责人丁长征主任说道。
扬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副书记黄蓉对实践活动给予肯定:“宣讲团发挥专业特长,创新宣讲方式,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有效融合,让红色理论真正深入人心。”
据悉,该宣讲团成功入选2023年全国大学生井冈山精神志愿宣讲团之一。该活动团中央青年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全国青少年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基地、井冈山管理局联合主办。接下来,宣讲团仍以井冈山精神为主要内容,采用理论宣讲、情景剧表演、红色观影、文创产品展等多种形式,面向扬州各乡村社区开展巡回宣讲,让新时代井冈山精神的“星星之火”持续燎原,让爱国精神浸润童心。
(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明玉花 通讯员/高培源 王悦 编辑/汪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