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在微信群里辱骂员工,法院:支付经济补偿!

2023年07月11日 17:17:00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因为工作调动在微信群里询问了老板薪酬问题,竟遭到对方破口大骂。结果:法院判老板支付经济补偿。来看江苏高院今天(7月11日)发布的这起案例。

  案情简介

  2017年,小李(文中人物均系化名)入职某奶茶店工作,在职期间,小李工作努力,升任店长。2021年10月底,因为业务调整,小李所在的店铺被关闭,小李被调任至其他店面工作。

  2021年11月2日,小李在微信群里向老板张某咨询调整岗位之后劳动合同的签订、职务薪酬等各项问题,没承想,张某对小李却开启“狂飙模式”,在微信群中不断辱骂、人身攻击、贬低小李。

  2021年11月5日,张某组织员工开会,以小李在工作群中询问个人薪资等,违反《伙伴手册》规定为由,将小李降为实习服务员。

  2021年11月26日,小李以遭受经营者无故辱骂,被拖欠工资为由,经劳动仲裁后诉至秦淮法院要求补发工资、支付解除劳动关系经济补偿金。

  被告张某辩称,因原址奶茶店经营不善,原告主动要求去其他门店工作,被告在保留其原职位、待遇的情况下同意了调岗申请,原告在工作群中询问薪资,泄露工资隐私,违反《伙伴手册》中保密制度的意见,刻意制造矛盾,严重扰乱了其他店员工作。

  法院判决

  法院经审理认为,原告在工作被调整之后询问自身工资待遇情况,属于情理中的处理方式,并无不当,且详细工资结构在店铺内有所张贴,原告未违反《伙伴手册》内容。被告张某在工作群中对原告多次加以辱骂、人身攻击的行为有辱劳动者人格尊严,实际已严重影响甚至破坏了劳动者的工作环境,劳动者有权要求解除劳动合同。法院最终判决被告支付原告工资差额并支付经济补偿金。判决现已生效。

  法官说法

  在劳动关系中,用人单位可以在合法、合理范围内对劳动者行使一定的用工自主权,劳动者应当接受用人单位的用工管理,但劳动者人格权同样应当得到尊重和保护。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零九条规定,自然人的人身自由、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劳动关系中,劳动者的人格尊严不容践踏,任何侵害劳动者人格尊严的行为都应当被禁止。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本案中,用人单位负责人在微信群以侮辱、谩骂的方式严重贬损劳动者人格尊严,导致劳动者工作环境、工作氛围遭到严重破坏。用人单位对劳动者公然侮辱、孤立、排斥等行为,可能导致劳动者产生强烈自卑和失落的心理,严重的甚至产生抑郁倾向,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劳动环境不仅应当包含对劳动者职业安全、人身安全的保护,其权利内涵也应延伸至劳动者生理与心理的舒适安全,例如愉悦的工作环境、防止性骚扰等内容。

  所以,本案中用人单位负责人严重贬损劳动者人格尊严的行为应当视为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条件,劳动者有权解除劳动合同并获得经济补偿金。

  (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许宸 南京秦淮法院/陈君君  高远 图源网络 编辑/徐玮琪)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