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对五年前的自己说,谢谢你,那么坚定地选择了乡村,和它一起成长。”
从24岁到29岁,人生美好的年华,她留在了农村,与土地为伍,与农民并肩,带领村民一起把一个落后村建设成全县闻名的明星村,让村集体经济年收入从17万元增长到100.5万元,让村民看到了希望。这样的成绩背后,是一个瘦弱肩膀上的担当,她叫张凡,把青春扎在乡村的“小张书记”。
6月末,天气炎热,正是西瓜大量上市的时候。在泗阳县爱园镇丁窑村党群服务中心门口的那片40亩瓜地里,张凡带领25名工人顶着烈日摘瓜、修缮大棚。“预计一亩地能收获一万斤瓜。最近是摘瓜高峰期,必须抓紧时间,防止瓜在地里炸开。”张凡的脸被晒得通红。这时,一名村干部喊她去处理一起村民纠纷。顾不上洗把脸,她骑上电动车就和村干部往村里赶,忙碌且利落的背影让人看到的是拼劲、闯劲和责任感。
丁窑村是个仅有525户、2400多人的村庄,曾经是出了名的落后村,村民们说它“烂到神仙来了都摇头”。然而,从2019年开始,这个村子就悄然发生了变化,不仅成了先进村,132户建档立卡低收入户还全部脱贫。
2019年7月,张凡开始担任丁窑村党支部书记。“之前就听说丁窑村几年间换了几任党支部书记,刚开始心里还是打退堂鼓的,特别是刚来的时候,村民们不信任的眼神也让我对自己产生了怀疑。”张凡说,一上任,她就挨家挨户走访,上午两个小时,晚上两个小时。每次上门,张凡就坐在院中的小板凳上和村民聊家常,把他们的诉求记在本子上。村民们见张凡年纪轻,个子小小的,说话轻声细语,并不看好她,甚至有人当面劝她早点离开:“村子不好管,那么多能干的都没干好,你能干好吗?”
第一次召集村干部开会,定好的时间是上午8点,可到了上午10点人还没到齐,张凡打电话询问原因,有人说家里有事,有人说身体不舒服,到会的村干部中有人甚至打起了瞌睡。张凡立下规矩:不换思想就换人。同时,她组织各组村民推选村干部候选人,更换班子成员。“新班子一上任,我们就商定,不空谈,老百姓已经听够了,做一件实事,抵上空说一万句。”张凡说,“从惠民工程开始,通过实实在在的变化,提升老百姓的幸福感、提振老百姓的精气神和对党支部的信心。”张凡领着一群比她年龄大不少的村干部大刀阔斧地搞起了改革。
农房改善、道路硬化、脱贫攻坚、土地流转……短短半年,村民们感受到了不一样。之后,丁窑村流转1300亩土地,扶贫厂房租金收入7万元,村办冬枣产业园收入15万元,2019年、2020年村集体经济收入都突破了50万元。如今,村里有特色种植项目7个,总面积500余亩;养殖项目5个,总面积200余亩;创办工厂3个,带动就业近百人。
2022年,丁窑村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了100万元。
从2019年至今,记者先后到丁窑村采访了四次,每次都能看到村里的变化,看到村民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多,而张凡也越发沉稳。这一次,记者发现村民对张凡的称呼也发生了变化,再也听不到“丫头书记”了,取而代之的是“小张书记”“张凡书记”,“这是大家从心里信服她了。”村里的一位老党员由衷地说。
如今的丁窑村,就像一个朝气蓬勃的青年,一切都是新的,整洁的村居、崭新的水泥路、忙碌的村民,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处处涌动着澎湃的活力。张凡也因工作成绩突出,获得“宿迁市杰出青年”“泗阳县优秀共产党员”“泗阳县十大杰出创业青年”等称号。张凡说,以前喜欢唱歌,现在更喜欢静处和思考,五年的乡村工作经历让她成长了不少。“青春是用来奋斗的。作为青年党员干部,我要自觉承担起时代赋予的责任,肩负起乡村振兴的重任,让青春梦想在乡村振兴中闪光。”张凡感慨万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