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出新改造是为了提升老旧小区的整体面貌,改善居民的生活品质。7月4日上午的《政风热线·我来帮你问厅长》全媒体直播聚焦老旧小区改造难,有扬州市广陵区的居民反映:小区正在改造出新,但改造的结果却引起业主们的不满。
扬州市广陵区石塔桥南新村小区业主:“原来的下水管道一个都没拆掉,然后又弄了一大堆的窨井。”
记者:“原来这里有多少窨井?”
扬州市广陵区石塔桥南新村小区业主:“原来没有几个。”
扬州市广陵区石塔桥南新村小区业主:“原来一个大的窨井都没有。”
记者:“原来小的有多少个?”
小区业主:“小的16个,大概有自来水6个,就是22个,现在大大小小有60多个井盖。”
【近60个井盖扎堆!业主密集恐惧症犯了】
在扬州市广陵区石塔桥南新村,记者走访发现,单元楼前的路面上少则二三十,多则五十多个井盖。在一段宽约4米,长度不到50米的路面,记者大致数了一下,自来水井盖、污水窨井盖以及燃气管道和有线电视等各种井盖加起来近60个。
扬州市广陵区石塔桥南新村小区业主:“原来我们没有这个大的窨井,就是这个小的,这个原来都是直通的,原来从这就直接过去了,他现在是从这个出来走到这个地方再朝那边跑,不合理,还是非常不合理,无形中浪费国家财政收入,还对我生活造成了影响。”
扬州市广陵区石塔桥南新村小区业主:“这个实在是影响美观,这个路变成什么样了,就全变成窨井盖了,关键是不实用好多人家下水还接不下来,改完以后反而麻烦了。”
小区业主介绍,有的井盖,离住宅窗口只有一米远,不时就能闻到阵阵臭味。
扬州市广陵区石塔桥南新村小区业主:“他现在把这个大管子摆在这个出水管上面,距离底部还有三四十公分高的落差,三四十公分高了以后呢卫生间里的水出不来了,就是大便淤积在底下。”
扬州市广陵区石塔桥南新村小区业主:“有臭味啊,肯定有臭味,马上到夏天不得了,改造不好啊,不是这个地方有问题,就是那个地方有问题。”
小区居民认为,老旧小区出新本来就是为了提升生活品质,可是从石塔桥南新村目前改造的实际效果来看,不但浪费了资金,还会埋下隐患。
扬州市广陵区石塔桥南新村小区业主:“关键我们怕将来的后患隐患太大了,因为所有的污水管道都那么浅,自来水也浅,饮水污水都埋得浅。”
【设计方:空间局限 导致“看起来比较密集”】
据了解,石塔桥南新村本轮出新共涉及37栋居民楼,改造方案由扬州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设计,建设单位为扬州市运河和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施工方为江苏天润环境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带着小区业主的疑问,记者走访了方案设计方——扬州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扬州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工作人员:“你空间就这么大,每个管子它都有相应的管子的空间,大家都晓得空间你本来就很局限,你又想把这么多东西放下去,所以平摊的这个面积,井盖看起来就比较密集。”
随后,记者又找到扬州市广陵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旧改办。针对石塔桥南新村小区业主提出的问题,广陵区住建局旧改办和设计单位进行了协商。
扬州市广陵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旧改办工作人员:“设计院你们看看,像这样我们记者提出来的问题确实很现实,在现有的条件基础上,我们能否再进一步地优化,把这个井并一并,在我们这个功能不改变的情况下,把我们的井盖子少一点,不要这么多。”
扬州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其实我们也不想这样子的。”
记者:“那这个井能不能比如说合并优化?”
扬州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工作人员:“那肯定在出方案之前我们都是综合考量过的。”
扬州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有的地方不好施工的,他们会局部调整。”
扬州市广陵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总工程师:“这个应该说井是多了一点,但是这个井是不是都有必要,必须这么大尺寸的,然后数量必须要这么多,这一块我们还是需要进一步地让设计院跟建设单位去现场进一步地去优化,这一块我们已经提了要求就是优化。”
【扬州市广陵区旧改办:对井框井盖应优化整改!】
扬州市广陵区住建局表示,将立即组织各方对现有改造方案进行优化,坚持规范与实际相结合,做好整改工作。
扬州市广陵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旧改办孙流兵说:“一个是对现有的窨井利用上要进行优化,能用的我们继续使用不再新增,保证我们老旧小区改造节约成本不产生浪费。第二个我们要自我回头看整改到位,就是对我们有些多余的井框井盖,确实可以优化而不改变使用功能,达到排放标准的,这些井我们能避就避把它优化掉,把它减少掉。”
【现场回应:老旧小区改造要充分尊重民意】
在今天上午《政风热线·我来帮你问厅长》全媒体直播过程中,针对扬州市广陵区石塔桥南新村小区出新后井盖扎堆、距离居民楼较近的问题,江苏省住建厅现场回应。
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副厅长范信芳说:“老旧小区改造从2018年到去年底的五年时间,我们全省已经改造了将近5000个小区涉及到200多万户居民,那么在老旧小区改造过程当中,我们也要求做方案的时候一定是首先要做好现场踏勘,要结合现场的实际情况,同时要科学规范地来规划和设计,在符合这两个前提之下,还是要充分尊重居民的需求,刚才地方的主管部门和建设单位也作了表态,我觉得完全有改进余地,尤其是这种负面的可能会对人家产生影响比较大的,要听听群众的意见,能优化的尽量优化。”
(江苏广电总台·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庞亚雷 杨荣 周健 周忱 张心宇 编辑/刘琳)
(本条新闻版权归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