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是民生之需,教育是民生之基。第十批援藏干部人才进藏以来,创新开展医疗、教育人才“组团式”援藏。为加速西藏发展开创了新路径,注入了新动力。
在拉萨市林周县人民医院,医生正在为患者进行CT检查,数千公里外的苏州专家也通过远程系统帮助他们进行读片和诊断。在医院放射科主任普布次仁看来,通过开展“组团式”医疗援藏,江苏援藏医生不仅带来了先进技术和管理理念,更有力地提升了本地医生的诊疗水平。
拉萨市林周县人民医院放射科主任普布次仁说:“以前我们只有普片,然后我们CT接触得也比较少,所以在诊断方面是非常有困难的。我们这边比如说脑出血这方面,以前诊断不了,直接让病人到拉萨去检查。现在马上就能看到。”
如今江苏对口支援县区的人民医院医疗水平实现了质的飞跃,各类远程诊疗广泛开展,“一对一”传帮带模式培养骨干医疗人才,开展37项新技术,为雪域高原打造一支高水平的医疗队伍、培育一批实力强劲的医疗机构,让各族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得到优质医疗服务。
与此同时,“组团式”教育援藏正带给当地学生更加美好的未来。在拉萨市江苏实验中学,这里从学校管理层到各个教研室都由江苏援藏教师挑大梁、担重任。经过多年发展,这所学校的高考上线率达99.5%,本科率达90%,在同类学校中名列前茅。成为了当地学生和家长心目中的“名校”。
拉萨江苏实验中学高二学生白玛央宗卓嘎说:“学习氛围很好,授课方式比较新颖,我爸妈就觉得我到了拉萨江苏实验中学以后,我的前途一片灿烂。”
如何在有限的援藏时间里,带给当地教育无限的可能,是不少援藏老师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在江苏教师组团式援助的拉萨江苏实验中学和拉萨市第一中学,每位援藏教师都和本校的老师进行了青蓝结对,并指导制订年轻教师专业发展规划,引领专业发展。在积极指导徒弟备课、评课、开展教学的同时,援藏教师还带着他们一起进行教改实践,做课题。
拉萨市第一中学初三教研组组长、援藏教师陈晓明说:“通过教学过程中的了解和调研,发现学生的基础比较差,就搞一个分层作业的探索研究,目前为止效果很显著,我们比第二名班级要高出十分的均分,那么在同组的藏族的老师和我们汉族的老师共同努力下,这个课题进行了立项。希望为西藏教学进一步的提高,做一点微薄的贡献。”
拉萨江苏实验中学校长、援藏教师殷飞说:“我们这一批的援藏老师到位以后,我们就把这个课题引领作为我们学校教科研工作的一项重点工作。做好课题是自己受益学校也同时获得发展的一项双赢的工作。”
在一代代援藏人的接续奋斗下,多年下来,江苏教育援藏工作已经实现幼儿园、小学、初高中、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等各领域、各门类教育全覆盖,援藏教师数量居全国援藏省市前列,20多所省内学校与拉萨结对共建。当地学校的课堂教学、管理方式、教育理念发生了深刻变化,学生各方面素质显著提升。
(江苏广电总台·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杨尔希 张正 陈超 何斐 编辑/刘璐)
(本条新闻版权归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