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第153位!生态环保“铁军”捐献造血干细胞为生命续航

2023年07月01日 20:42:30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能为一个孩子架起一座生命之桥,这是我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献给党102岁生日最好的礼物。”6月30日,历经3小时,江苏省固体废物监督管理中心的叶伟成功捐献了182ml造血干细胞混悬液,为一位患血液病的10岁小女孩送去了生命的火种。他是江苏省第1211位、南京市第153位、鼓楼区第19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与10岁女孩的“髓”缘

  叶伟于2017年通过公务员招录考试进入省固体废物监督管理中心,一直从事固体废物环境监管和危险废物行政审批工作。因业务能力突出,他多次被省委、省政府、省纪委等部门借调参与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工作。

  工作6年以来,叶伟始终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工作上遵守各项纪律和规章制度,爱岗敬业。虽然工作繁忙,但他一直热心公益、乐于奉献。

  叶伟介绍,捐献造血干细胞的想法由来已久,萌芽于《我不是药神》这部电影,让他深刻感受到白血病人的痛苦。也希望自己能为他们做点什么,“我即将离开,但会有另一个人代替我继续看这个世界”,这句话深深打动了叶伟,让他顿悟了生命的脆弱以及人性的光辉。“有另一个人代替我继续在这个世界上生活,去拥抱和感受这个世界的温暖”。

  2022年3月,他主动前往了流动献血车,留下了血液样本,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中华骨髓库志愿者。

  2023年4月,叶伟接到了南京市鼓楼区红十字会打来的电话,通知他与一名10岁再生障碍性贫血女孩初配相合。有这样一组数据,截至2023年5月31日,中华骨髓库库容327.7万人份,成功捐献人数仅为15341例,成功率不足0.5%,用万分之一的概率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当工作人员再次询问他是否同意捐献造血干细胞时,他没有丝毫犹豫,欣然同意。

  坚持锻炼,只为顺利捐献

  当接到南京市红十字会高分辨配型全相合的通知后,叶伟心里除了高兴,还有一丝担忧,他担心万一因体检不合格而无法捐献,这不仅浪费了小女孩宝贵的金钱和时间,更破坏了她们一家脆弱的希望。

  为了提升身体素质、顺利完成捐献,他调整了饮食结构,每天早上6点起床跑步,牺牲午休时间进行力量训练。同时报告中心领导,领导非常支持,主动调整了他的工作岗位,减轻工作压力。

  6月2日,体检报告拿到手,几十项数据全部正常,体检一次性通过,最后一道难关也顺利闯过。6月25日,在简短的欢送仪式后,叶伟前往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捐献造血干细胞。经过5天的人类重组粒细胞刺激因子注射和血液检测后,6月30日,使用血细胞分离机经过3个半小时,叶伟全身血液循环三次,采集造血干细胞混悬液182毫升。他顺利完成捐献,为这名女孩送去生命的火种。

  误工补助也捐给小患者

  按照规定,造血干细胞采集结束后,叶伟同志有一笔5000元的误工补助和营养费,他将这笔费用返捐给了小患者。

  “每一个血液病患者的治疗都耗尽了家财,他们比我更需要这一笔钱。”叶伟说。

  受叶伟的爱心感染,在省生态环境厅分管领导的带领下,固体处、固管中心干部职工踊跃为小患者捐款10000元。叶伟这一善举,体现了“政治强、本领高、作风硬、敢担当,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生态环境保护铁军风貌,这也是江苏省生态环境系统文化修为引导的内在要义,是我们“团结向善、勇毅向上”文化内核的进一步升华,也是省厅开展主题教育活动的鲜活示例。

  近年来,省生态环境厅一直热心社会公益,积极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弘扬奉献美德的精神,凝聚社会爱心,大力营造“人人心怀慈善、人人参与慈善”的良好氛围。厅干部职工踊跃参与无偿献血、“慈善一日捐”等爱心公益活动,2022年,厅系统共有189人献血47950毫升,1898人捐款29.2万元,以实际行动展现新时代生态环保铁军良好精神风貌。

  (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郑伟 通讯员/苏小环 编辑/高若婷)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