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不久召开的产业链供应链国际合作交流会暨企业家太湖论坛上,江苏省委书记信长星发出邀约:推进创新合作,请来江苏!
近日,江苏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商务厅、省科技厅《关于鼓励支持外商投资设立和发展研发中心的若干措施》,从“支持开放创新融合发展”“提高研发便利度”“支持引进人才”“提升知识产权保护运用水平”等5个方面提出22项含金量十足的支持政策,努力推动外资研发中心在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开放大省江苏,为何如此迫切地加码“招商引智”,来看评新君的观察。
矢志开放创新
外资研发中心作为外资企业吸引聚集国内外高端人才的重要平台,是我国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构建开放创新生态的重要支撑。
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指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强调要强化企业主体地位,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
评新君了解到,在支持外资建设高水平研发中心方面,江苏近年来工作始终走在全国前列。截至目前,全省外资研发中心共306家。其中,经商务厅、财政厅、南京海关、省税务局联合认定,符合科技创新进口税收资格的外资研发中心共57家;82家外资研发中心被认定为省级外资功能性机构,占获认定功能性机构总数的52%。
为进一步推动开放创新,《若干措施》明确提出“开展外资研发中心科技创新税收政策资格核定,优化核定程序、简化申报材料、服务应享尽享”“鼓励外资研发中心与江苏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职业学校(技工院校)、企业联合开展技术攻关”“鼓励和支持外资研发中心承担各级科技任务”“支持外商投资设立开放式创新平台类研发中心,加强土地、设备、基础设施等要素保障”等内容,更好发挥外资研发中心运用国内国外创新资源的优势,助力江苏在科技自立自强上走在前。
发力关键节点
外资研发中心既是跨国公司中国本土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跨国公司全球研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球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的关键节点。如果说它们最初的功能是in China for China(服务于全球产品的中国本地化落地),而今也越来越多地往in China for Global(在中国为全球)的方向延伸。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江苏在产业集群、市场规模、人才储备和基础设施等方面,积累了比较厚实的底子,对全球资本形成了较强的“磁场效应”。近年来,江苏在吸收利用优质外资方面成绩斐然:全省累计设立外资企业4.1万家,世界500强企业有392家在江苏投资;研发投入超过1000万元的外资企业达1600家;今年1-5月,我省实际使用外资161.4亿美元,占全国比重19.1%,规模继续保持全国首位。
为积极回应外资企业设立研发中心的关心关切,《若干措施》在支持外资研发中心开展研发创新、吸引集聚人才、知识产权保护运用等方面也提出了不少“新招”“实招”。比如在知识产权方面,提出“优化知识产权对外转让和技术进出口管理流程,做好知识产权对外转让制度配套、机制衔接和流程优化”;在研发用物品通关便利化方面提出“推荐外资研发中心纳入出入境特殊物品多部门联合监管机制试点企业”;在引进境外人才方面提出“对于外资研发中心聘用的海外高端人才,符合条件的可以采取告知承诺、容缺受理等方式办理工作许可”“允许外资研发中心邀请的、需要多次临时入境的外籍人员,向公安出入境管理部门申请换发入境有效期不超过1年、停留期不超过180日的多次签证”等便利化举措,通过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为外资研发中心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来源:记者/尹美又 图片/江苏新闻 编辑/郝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