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海门河南岸的护坡修复以后,整个河道清爽多啦!”连日来,三厂街道孝威村第五“宅上党小组”村民对村党总支书记施翠华发出同样的感慨。孝威村依托“宅上党小组”创新河道治理新模式,以党小组覆盖片区为划分,按照党支部“包线”、党小组“包段”、党员干部“包点”的方式,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提升乡村环境治理水平。
孝威村党总支在村民居住相对集中、联络比较便捷的13组设立了第五“宅上党小组”,规范配备标识、简单设施等,采取党小组长和党员轮流坐班制,使基层力量聚点成片、串联成网,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阔步前行。
“宅上党小组”是海门乡村基层组织建设体系中的一环。今年以来,海门聚焦网格化管理、数字化赋能、精细化服务,按照“一网格一支部”,健全完善村党组织、网格党支部、“宅上(微网格)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党员(公职人员)示范户“五位一体”的组织架构,目前已建“有场所、有设施、有标志、有党旗、有书报”的网格党支部969个,动态设置6大类146项网格服务管理事项,实行“一网统管”。开发上线“红网格”智慧平台,实现网格党组织全量落图、网格队伍可视化调度、风险需求实时预警、特殊关爱群体在线服务,用数字化撬动党建引领乡村治理新动能。
党建引领乡村社会治理“基座工程”,是海门不断创新党建基层基础、引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特色工作。今年以来,海门牢固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以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为重点,分类指导、统筹推进各领域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持续深化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基座工程”、“一核双链”链式党建、全面推进“小个专”党建工作等特色党建工作,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一核双链”链式党建,是海门以主导产业为依托,加强经济领域党建工作的创新举措。今年,海门进一步压实各产业链联合党委责任,推行产业链党委办公室、产业链办公室合署办公和人员交叉任职,从懂经济、善管理、懂党务的退出现职的党员干部中,选派担任产业链党委专职副书记,专职负责产业链党委工作,参与产业链发展规划。海门区机器人产业链联合党委下设办公室选派正余镇原分管工业经济的党员干部吴生发担任联合党委专职副书记、办公室主任,并社会化招聘两名年轻党员具体从事产业链党建工作,参与产业链上企业联系服务。
产业链联合党委分类制定“履职清单”,明确4大类36项职责任务,让产业链各方主体履职尽责有据可依。同步全面建立需求、资源、项目三张“清单”,今年上半年各产业链共收集需求清单48条、资源清单66条、项目清单52条,围绕“税务政策”“普法宣传”“上市培训”等专题开展“强链兴企·红色直播间”活动5次,惠及企业280余家,实现了产业链党建与产业链发展的深度融合,助力“3+2”主导产业链快速构建。
今年以来,海门全面推进“小个专”党建工作,建立“小个专”党建指导站,选派28名“小个专”党建工作指导员,共同负责辖区“小个专”党组织的归口管理和教育指导。区委出台《全面推行“攻坚有我·靠前行动”助力企业敢干“争当四个先锋”15项措施》,279名党员领导干部常态挂钩服务企业,落实惠企政策,实实在在帮助企业抓党建、破难题、促发展。组织和动员会计师、律师、税务师党支部行动起来,牵头14个事务所、7家税务分局69名会计师、律师、税务师,45名党员律师、党员税务师、党员会计师带领105人组成专业团队,按照“一团一园区(片区)”组建专项服务团30个,提供财务、法治、税务三份服务菜单共26条服务项目,积极为稳企兴企汇聚智慧和力量。今年以来共走访企业160余家,排查相关风险问题300余个,帮助企业减免税费、减少损失382.85万元。
(来源:海门区融媒体中心 编辑/高予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