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26日,江苏广电总台教育频道推出“2023荔枝高校大会高考志愿填报咨询”现场直播,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等数十所高校招生负责人,走进直播间,为考生和家长进行招生政策、专业选择、填报技巧全解读。
今年,南京大学在江苏招生计划继续增加。其中,普通批次历史等科目类增加招生计划11人,物理等科目类增加招生计划20人。此外,南京大学和芬兰赫尔辛基大学合作设立南赫学院,这是南大第一个面向高考招生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南京大学本科生院副院长李浩说:“在江苏我们设置在08专业组招生计划是20人,我们将会在南京和苏州两地开展办学,学生将同时获得南京大学的本科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证书,也将同时获得赫尔辛基大学的学士学位证书。”
武汉大学作为综合性大学,其中,理论经济学、法学等11个学科进入“双一流”建设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等4个学科全国第一。今年,武汉大学新增国际法、密码科学与技术、智慧水利三个本科专业。在江苏计划招生223人。
武汉大学江苏招生组组长匡松说:“我们今年以学院为单位进行大类招生,比如说工科试验班动力与机械类,我们学生选择这个专业以后,进来以后你只需要选择是去读机械的,还是面向新能源读能源动力专业。”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在江苏招生计划连续7年持续增加,今年面向江苏招生4154人。其中,雷丁学院今年招生的本科专业有7个,江苏省的招生计划219人。近年来,学校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与大院大所、行业头部企业进行联合培养。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生工作处副处长郝咏梅说:“我们的气象拔尖组,这个组里面有15个计划,就一个专业,那么考生进档之后就能保证录取,不用担心被调剂到其它专业,我们这一个组可以择优选拔70%的学生,进行本硕博‘4+5’一体化的培养。”
常州大学是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峰计划建设高校,今年,学校新增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本科招生总计划达5800人。
常州大学学生工作处副处长周屹峰说:“今年我们在省内的招生计划也是大幅增加,较去年增加500余人,考生报考常州大学录取的几率进一步提升,同时我们68个在招的专业今年也全部都在江苏招生,考生的专业选择面也更加宽了。”
南京林业大学今年设置并招生的本科专业有67个,其中,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6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8个。今年,南京林业大学的南京、淮安两校区招生计划7500人,本科招生计划增加500余个,增量招生计划均安排在江苏省内招生。
南京林业大学学生处处长孙学江说:“淮安校区是我们学校的分校区,在学生的培养上和本校区是一致的,统一培养方案,统一师资力量,统一课程,统一资源配置,统一毕业标准。”
江苏师范大学拥有语数外、物化生、政史地、音体美、小教、学前和教育技术等15个师范专业,其中14个是国家一流专业,1个省一流专业。今年,江苏师范大学在江苏省内投放4247个招生计划,其中普通类专业计划3916个,比去年增加了100个。
江苏师范大学副校长杜增吉说:“学校一方面继续强化教师教育特色,保持师范类专业的招生规模,从学科素养、专业技能和实践创新等方面,加大培养力度,师范生培养的综合素养和整体水平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和提高,同时,学校依托优势学科,围绕教育部新工科和新文科的4个项目,大力发展基础学科专业和应用型专业,对非师范专业进行了动态调整和转型升级。”
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是全国唯一一所独立设置、以培养特殊教育师资为主的省属公办普通本科高校,今年该校在江苏招生计划920人,比去年增加33%。
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招生办公室主任王桢说:“今年教育部新增了21个本科专业目录的专业,这21个当中我们学校占了两个,分别是孤独症儿童教育和无障碍管理,除了这两个专业外我们还有两个特色专业,一个是手语翻译,一个是音乐治疗,这4个专业目前为止全国的本科高校,只有我们一所高校开设。”
南京工业大学今年招生目录中,新工科特色专业占了近一半。机器人工程、智能建造、柔性电子学等专业,均面向产业急需,与市场接轨。该校今年在江苏招生计划3600多人,比去年增加100多人,一些热门专业招生计划增幅尤其明显。
南京工业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严励说:“我们往年考生比较追捧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人工智能、然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这些专业今年的招生计划数都明显增加,增幅大约有40%。”
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今年在江苏投放1320个招生计划,相比去年增加75人,其中比较热门的机电类、建筑土木类专业,今年招生计划数均有明显增幅。
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招生办公室副主任张斌说:“我们有两个新专业,想要推荐给大家,一个就是我们的慈善管理专业,它继承了我们原有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优质教学资源;我们还新增了一个机器人工程专业,隶属于我们的明星学院--机电学院,这个学院往年同学们的毕业就业率在98%以上,这在同类院校中是非常亮眼的成绩。”
华东师范大学今年在江苏投放招生计划215人,比去年增加5人。学校去年底成立卓越学院,在人才培养方式上有重大变革。目前非师范类专业已有近四分之一学生进入卓越学院,打破专业壁垒,实行全学分制。
华东师范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周立旻说:“我们目前强基计划所有的同学,都会进入卓越学院,我们10个拔尖基地的同学,也会进入卓越学院,在卓越学院内,我们实行通识教育加个性化的培养方案,比如您录取的时候是物理专业,通过卓越学院的培养,也许在几年里修够了计算机专业的学分,你拿到的可能是计算机的专业学位。”
中国药科大学今年在江苏投放招生计划545人,与去年持平,在专业设置上进行了优化升级,新增生物医药数据科学、生物统计学两个专业,助推生物医药复合型人才培养;另外,5个保研率较高的特色班在江苏均有招生。
中国药科大学招生就业处副处长刘睿说:“一个是我们的药学本博贯通强基拔尖实验班,另外我们还有临床药学本硕贯通卓越药师实验班,这两个班符合保研基本资格的学生,100%可以保研,另外我还有3个拔尖创新班,分别设在药学、中药学和生物制药,这3个拔尖创新班的学生符合保研资格,有60%可以获得保研。”
南京理工大学今年在江苏投放计划数683人,比去年增加5人。今年该校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上又有新举措,依托兵器与装备、信息与控制、化工与材料三大优势学科群,在江苏投放60个计划进行高考直招,实行“本硕博”贯通培养。设立鼎新创新人才班,仅在江苏直招20人,采取“本博”贯通培养模式,最快8年博士毕业。
南京理工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韶阿俊说:“我们还新增了3个专业,一个是我们今年新成立的,微电子集成电路学院的微电子科学与技术,还有我们的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以及我们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姚伟 仇煜 徐华峰 徐授科 编辑/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