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智慧中国行》:150人团队历时7个月 打造电视理论节目的“江苏现象”

2023年06月24日 11:01:29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指导,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广播电视局、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出品的10集通俗理论节目《中国智慧中国行》,从6月18日起登陆江苏、北京、天津、河北、浙江、安徽、山东、河南、甘肃、新疆10家省级卫视和芒果TV、优酷、爱奇艺、腾讯等网络视听平台。7个月的时间、150人的编导团队,大家以创新的方式,对理论内容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行解读,体现了主流媒体的责任担当。今天(6月24日)就让我们走进栏目组,看看主创们的创作心得和感悟。

  作为一档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精神、配合主题教育的大型通俗理论节目,《中国智慧中国行》是江苏广电总台迄今为止投入最大的一档理论节目,力争打造电视理论传播的精品和标杆。节目制作主创团队绝大多数是八零后和九零后,他们在节目中设计了大量的故事讲述、手绘动画、情景演绎、诗歌朗诵、歌曲演唱等年轻观众喜闻乐见的表现形式,增强了节目的贴近性,形成一堂活泼有趣的理论公开课。

  《中国智慧中国行》执行总编导张浩告诉记者,《中国智慧中国行》从策划,到播出,整个团队都觉得是一个学习和重新认知我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非常好的时机。这个片子里面,他们选了二十大报告当中,总书记所提到的十个古语,恰恰这十个古语,凝结了我们五千年的中华文明智慧结晶。

  《中国智慧中国行》编导莫玫瑰表示,在这次节目制作中,自己亲身体验并且见证了,在讲信修睦,合作共赢理念的指导之下,南宁这个地方是如何与东盟其他国家携手合作互利共赢的生动实践。只要我们用心观察,其实我们就能够发现,中国的智慧不仅融入了我们的精神血脉,而且融入了我们日常生活当中,指导着我们的一切言行与实践,作为媒体人,大家有责任也有义务把这样的智慧,这样的故事讲好,宣传好。

  为了丰富画面呈现、提升视听效果,节目使用国内领先的4K超高清跨界转播平台,全程19个机位同步录制。采用国内领先的XR(扩展现实技术),打造了非凡的视觉效果,强化了独特的节目风格。如节目中运用XR技术制作的敦煌壁画“反弹琵琶”舞蹈,让壁画中的舞者跃然而出,让先进技术为节目大众化表达赋能。

  《中国智慧中国行》舞美设计沈片冰表示,通过360度输出的虚拟场景,可以使观众和嘉宾,在节目内容的推进过程当中,自由地去切换情境穿梭。

  江苏广电总台启动重大项目“全台一盘棋”工作机制,台领导一线指挥,各部门紧密、高效协作,从台内22个部门抽调150多人,组建了编导团队、舞美团队、技术团队等主创团队,协同作战、整体推进。从学术台本创作到电视台本创作,从外采拍摄到内景演绎,从演播厅设计到录制节目制作,共历时7个多月,最终保证了节目的高品质呈现。

  《中国智慧中国行》总编导戴波告诉记者,《中国智慧中国行》节目紧扣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围绕"天下为公"等代表中华文明智慧结晶的十个重要理念展开,通过精彩丰富的视听语言,生动阐释"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内在逻辑和时代价值,充分彰显党的创新理论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激发和凝聚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磅礴力量。

  大型通俗理论节目《中国智慧中国行》的创作,为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进一步做好党的创新理论宣传阐释拓宽了思路、积累了经验、锻炼了队伍。面向未来,江苏广电总台将坚持守正创新,做好理论内容的创新表达,扛起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媒体使命。

  (《零距离》记者/张琰 编辑/国正)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