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起,《常州市网约房治安管理实施细则(试行)》施行,在全省率先以政府部门规范性文件形式把网约房纳入特种行业管理,让网约房的管理走出灰色地带。6月15日,常州公安召开新闻发布会,对《细则》作详细解读。
网约房,因在线选房、无需见面、性价比高等原因受到市场青睐,但在治安管理和公共安全方面普遍存在风险。今年3月起实施的《细则》,对不落实“实名、实数、实时、实情”等住宿“四实”登记、可疑情况不报告等常见违法行为的处罚、裁量标准等进行细化,通过规范监管促进其健康发展。
常州市公安局治安支队二大队副大队长季银飞说:“细则明确了网约房的概念范围、治安安全防范条件、禁止经营情形,以及公安机关、网约房经营者、入住人员等各方责任。”
目前,常州市有确定符合网约房经营条件的房源2000余间。记者走访常州部分网约房发现,房间内逃生面罩、烟感报警器、灭火器等安全设施一应俱全。为了便于管理,网约房经营者还安装了人脸识别智能门锁,解决了以前入住人员“人证不符”的问题。
网约房经营者王女士说:“打个比方,你用的是假的身份证和姓名,跟你自己的人脸识别还是通不过。在这个方面可以很大程度避免不是他本人入住。”
常州市武进公安分局湖塘派出所民警张岩说:“装了人脸识别锁,他知道是谁进去了,就和我们旅馆前台登记是一样的。知道谁进去了,什么时候进去了,几个人进去了。”
今年4月,常州警方挖出一个帮助通讯网络诈骗团伙到各地取款的“洗钱车队”,一举抓获17名嫌疑人,其中在网约房抓获6名。此外,公安机关还查处了一批与网约房相关的卖淫嫖娼、赌博、通讯网络诈骗案件以及违规经营的网约房,有效净化了治安环境。
(江苏广电总台·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李明洋 吴昕 王鑫 供片台/常州台 编辑/张萌)
(本条新闻版权归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