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乡村规划建设研究会乡村历史文化保护利用专业委员会成立

2023年06月11日 22:12:51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传统村落是我国历史文化的鲜活载体,维系着最为浓郁的“乡愁”,保护好、利用好、传承好传统村落,对传承弘扬中华文明优秀传统文化有重要意义。那么,如何在保护和发展中找寻平衡,如何让乡村更有“味道”?

  近日,江苏省乡村规划建设研究会乡村历史文化保护利用专业委员会正式成立。来自全国各地的40余名乡村历史保护利用领域的专家学者齐聚南京高淳,共商江苏乡村历史文化保护利用之道。

  作为江苏省乡村规划建设研究会乡村历史文化保护利用专业委员会成立后的第一次学术活动,来自不同地域的专家学者分享了他们的理论思考和创新实践探索。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龚恺以全省12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和 6个省级历史文化名村为研究对象,关注这些村落从2000年命名公示至今的乡土演进和村庄变迁。

  他建议,各个院校可以安排相关师生、人员,从乡土演进的角度,关注人、地、产、乡、景等多方面的变迁,并应对当下城乡一体联动发展的格局,对历史文化名村未来的发展提出在地性的活化设计策略。

  江苏省城镇与乡村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乡村研究所所长汪涛基于502个省级传统村落的数据,分析了空间分布、格局风貌、传统资源、社会经济等总体特征,并结合南京市浦口区星甸街道王村的实践案例,探讨了江苏传统村落活化利用一些做法,最后期望通过展示价值特色、创新转化发展、满足当代需求、重视非遗传承、连片保护利用等方法,激发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的内生动力。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省乡村规划建设研究会名誉会长周岚,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省设计大师、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朱光亚和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六朝博物馆馆长、江苏省文史研究馆馆员胡阿祥做了精彩点评。

  “要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态,保护好乡村历史文化遗产,更要让乡村历史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和生机。”在交流中,与会的专家学者达成了这一共识。

  会议还举行了传统村落工作营开营仪式,东南大学、苏州科技大学等八所高校将联合组成科研团队奔赴全省各地开展传统村落的实地调研,为助力江苏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江苏新闻广播/姜奇卉 编辑/高若婷)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