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档案日来临之际,一场“牢记嘱托强担当 感恩奋进走在前——档案赋能思政、馆校共育新人情景思政课”6月7日下午在南京理工大学举行。
活动通过情景思政、诗朗诵、展板等多种形式进行,彰显红色档案在讲好用好新时代“大思政课”中的独特作用。活动当天,出差在外的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理工大学教授王泽山委托团队向省档案馆捐赠“一辈子做好一件事”手书和部分档案。
南京理工大学学生朱学研说,王泽山院士始终坚守在火药领域艰苦危险的第一线,也激励着青年学子担当起自己肩上的责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活动现场,主办方向学生代表捐赠了由江苏省档案馆和江苏广电总台联合编著的系列可视化党史教材《红色珍档》,馆校“档案赋能思政课研究基地”揭牌,将合作开设《档案见证红色江苏》公共选修课。
江苏省档案馆资源开发处副处长朱芳芳介绍,这也是档案系统首次通过学分制的形式在高校设立选修课,通过真实的档案来见证真实的历史,让同学们来感悟那段历史。
南京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季卫兵说,通过大学课堂的课程化,使得珍贵的档案能够成为青年大学生循迹红色印记,坚定理想信念,进一步去奋斗实践的重要精神力量。
(江苏广电总台·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王建华 王健安 编辑/胡超)
(本条新闻版权归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