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每年约有400万新发癌症患者。本周末,由中国抗癌协会推出的《中国肿瘤整合诊治指南》精读巡讲江苏站将在南京启动。指南吸取国际成熟经验的同时,针对我国癌症发病的特点,制定筛查、诊疗指引,是"中国人自己的指南"。
最新的全国癌症报告显示,在我国,传统高发的食管癌、胃癌、肝癌等肿瘤呈现持续下降趋势,但疾病负担仍然较重,发达国家高发的结直肠癌、乳腺癌、甲状腺癌、前列腺癌等肿瘤的发病呈现持续上升趋势,防控形势严峻。
江苏省肿瘤医院妇瘤科主任医师王金华说:“随着经济的发展、饮食结构的改变,我们的癌谱越来越像欧美的国家,比如说肺癌是第一位的,其次面临着肠癌发病率增加,另外中国还有一些自己的特点,比如胃癌、肝癌,这些共同构成了我们中国人癌谱的特点。”
针对这些高发癌种,需要针对性地开展预防、筛查和诊治。
王金华主任介绍:“肺癌一般采用薄层CT的扫描,消化道肿瘤主要采用胃(肠)镜,肠癌往往发病有更长的过程,一般推荐3到5年做一次肠镜,但胃癌会推荐2年做一次胃镜,肝癌一年做一次超声体检。”
目前,江苏在全省设立25个项目点,覆盖13个设区市和12个县级市,免费开展肺癌、肝癌、胃癌、食管癌和结直肠癌五大高发癌种的筛查。通过防癌问卷调查,筛查出不同病种的高危人群,再对他们进行针对性临床检查。为了更好地整合这些做法、经验,《中国肿瘤整合诊治指南》应运而生,覆盖53个常见瘤种和60个诊疗技术,共计113个指南,聚焦中国人群的流行病学特征、遗传背景、原创研究成果和诊疗防控特色,在肿瘤"防、筛、诊、治、康"全过程上,给出全面的指引。此次在江苏发布的两个指南,分别涉及肿瘤光动力治疗、生育保护。
江苏省肿瘤医院党委书记冯继锋表示:“ 此次来到江苏巡讲,能够帮助广大医务工作者不断学习新理念、新技术、新疗法,掌握应用新药物,更好服务患者。”
(江苏公共频道/汪乐萍 编辑/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