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着急忙慌带着老人或孩子去医院看病,自己的医保卡带了,病人的医保卡却忘带了,还要跑回家拿;老人行动不便,常吃的慢性病药物却不能停,每次都要拿上老人的医保卡,再去开药。为了解决“一老一小”的这些就医难题,国家医保局近期上线了“医保亲情账户”功能,会带来哪些便利呢?
守护“一老一小” 看病买药更方便
南京市民祝女士的母亲已经80多岁了,患有心脏病、高血压等疾病,需要长期服药。由于老人腿脚不便,一直是祝女士和自己的兄弟轮流帮忙买药,买药前都要先跑到母亲家拿医保卡,很不方便。听说“医保亲情账户”功能上线后,祝女士赶紧帮母亲注册了。
南京市民祝女士说:“在我的手机上绑定了一个亲情账号,因为她是慢性病,我们会选择一个方便门诊,从挂号到医生开药、最后的缴费,都非常方便,就像我自己使用医保卡一样。正常的话,20分钟左右就全部能办好。”
所谓“医保亲情账户”,指的是上传相关材料,将老人、小孩等家属的医保信息,以医保电子凭证的形式,绑定在手机中,用于医保支付、查询使用记录等。
南京市浦口区医保中心居民医保科科长曹迎春说:“可以通过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和支付宝APP进行绑定,被绑定人在16周岁(及)以下的,需要提供出生证明,或者双方户口页,或者双方关系证明书;被绑定人在16周岁以上的,需要核定身份,一是被绑定人户口页,以及被绑定人刷脸。”
南京市浦口区中医院医保办主任蒋小凤说:“患者在门诊、急诊、住院处就诊后,都可以通过自助机、人工收费窗口,帮助‘一老一小’代刷医保电子凭证进行结算。”
莫与“家庭共济”混淆 资金源头是关键
医保经办人员提醒,一些市民可能会把医保个人账户“家庭共济”和“医保亲情账户”搞混,认为绑定了亲情账户,就能使用家人医保个人账户里的钱了,其实这是两件事。
南京市浦口区医保中心居民医保科科长曹迎春说:“亲情账户只是家属代为使用医保权益,使用的还是家属自己的医保资金,共济账户需要先建立一个家庭共济账户,每个人都可以转入医保个人账户的余额 ,家庭成员都可以使用。提醒大家,仅通过医保电子凭证绑定亲情账户,并不能直接使用家庭共济的资金,还需要先完成个人账户家庭共济的授权和操作。”
(江苏公共新闻频道/沈灿 编辑/徐玮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