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扩、引、提、兜、扶”综合施策 答好青年就业“必答题”

2023年06月06日 15:01:45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近日,苏州大学“家门口”就业服务站正式启用,就业服务站坐落于天赐庄校区图书馆一楼。苏州姑苏区人社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去,将围绕志愿团队送政策进校园、常态招聘送岗位进校园、多元课程送培训进校园、有形点位送服务进校园等四个方面,提供就业政策、创业扶持、招聘见习、劳动关系等人社‘全链式’服务,‘全周期’助力高校学子成长就业。”

  苏州大学“家门口”就业服务站是人社部门依托“家门口”就业服务站为全市青年提供均衡可及、就在身边的高品质公共就业创业服务的一个缩影。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关系民生福祉、社会稳定和高质量发展。作为全省唯一的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双试点地区,苏州始终致力于为青年提供广维度、全方位、高质量的就业创业服务。

  瞄准一个“扩”字,强化惠民政策落实

  苏州人社部门聚焦青年求职创业需求,梳理汇总形成《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指南》,囊括灵活就业社保补贴、小微企业招用高校毕业生社会保险补贴、创业培训补贴、一次性创业补贴等政策,护航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

  “我已经连续14个月领取灵活就业社保补贴,大大缓解了我的缴费压力,让我可以安心地做自己感兴趣的工作。”许同学自2022年1月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毕业后,没有第一时间进入企业任职,而是选择灵活就业,在了解到苏州人社部门有灵活就业社保补贴政策后,2022年3月许同学就办理了补贴申领,截至目前他已连续14个月享受灵活就业社保补贴,累计金额8398.85元。

  企业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中小微企业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阵地。为充分发挥小微企业就业主渠道作用,坚持吸纳就业导向,苏州人社部门积极落实小微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社保补贴和小微企业吸纳苏州籍高校毕业生一次性补贴,充分调动民营企业招收高校毕业生的积极性,促进青年充分高质就业。2022年以来,苏州全市累计发放小微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社保补贴1786.71万元,惠及1071户企业,促进3615名毕业生就业;发放吸纳苏州籍高校毕业生一次性补贴25.8万元,惠及61户企业,促进86名毕业生就业。

  “我们在人社政策计算器中看到了这个补贴,正好我们今年招用了6位高校毕业生,所以我们通过江苏人社网办大厅提交了申请。”最终位于苏州姑苏区的米诺考林品牌视觉策划有限公司收到了来自人社部门近3万元的小微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社保补贴。今年以来,苏州人社部门通过“人社政策计算器”强力算法匹配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并对未领取补贴的企业开展短信、电话、走访调研等多元化主动服务,提醒企业及时申报相关政策,助力政策扶持“应享尽享”。

  高校毕业生富有想象力和激情,是创新创业的有生力量。苏州人社部门积极完善覆盖大学生创业全周期的政策支撑体系,助力大学生“敢创业”。将创业扶持政策享受对象扩大到在校生、毕业5年内的高校毕业生、取得硕士以上学位人员,同时加强政策宣传,营造关心、支持青年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持续推进“富民创业担保贷款+助业贷”模式,通过智慧化、信息化手段精简贷款申报流程,同时对毕业5年内高校毕业生发放富民创业担保贷款额度由30万提高至最高50万。持续做好项目类政策对优秀创业者的专项扶持,开展“资金扶持、动态跟踪、持续陪伴”全链式多维度帮扶工作,促进优秀创业项目稳健持久发展。

  立足一个“引”字,推动构建人才高地

  苏州人社部门抢抓校园招聘全面放开的有利契机,上下联动、多点发力,从省内外高校和本地高校两个维度,制定层次推进、辐射全国的校招引才线路,紧锣密鼓组织开展春季校园苏州日“就在苏州·留在苏州”校园引才专项活动。同步开展校企合作洽谈、苏州创新创业环境推介等特色活动,做好高校青年人才“引、留”工作。春季学期开学以来,累计组织全市4898家次用人单位,走进116所高校开展230场次校园专场招聘会,提供高校毕业生就业岗位9.8万个,吸引17.4万人次进场招聘,收到简历9.2万份,初步达成就业意向2.6万人次。

  同时聚焦中高级青年人才服务,推出“菁英汇”系列活动,从需求侧、供给侧、服务侧协同发力,助力青年人才高质量就业。抓好“需求侧”赋能“招才”,有效排摸龙头企业及国有企事业单位需求,筹集890个优质岗位,推动求职人才与招聘单位供需匹配。抓好“供给侧”赋能“引才”,抢抓高校毕业生离校毕业关键期,结合事业单位面试节点,加强对入围考生的信息推送,提高“菁英汇”引才精准性,成功吸引青年人才500余人,收到简历844份,达成就业意向169人。

  紧扣“倾心打造一个驿站,服务辐射一城高校”的立足点,首选南京市、大连市和哈尔滨市三个城市,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连民族大学、黑龙江大学三所大学为据点,设立“苏州人才驿站”,搭建苏州与国内高校常态化联系的平台,为校园招聘、就业指导、人才测评、青年就业见习、“人才落户直通车”、研究生社会实践、实习实践基地建设等工作的持续开展,提供实体的依托和载体的保障,并将苏州的就业指导和引才服务辐射延伸至整个城市的高校毕业生。

  围绕一个“提”字,聚力优化人才服务

  为扎实推进人才服务提升年,苏州市人社部门创新实践,组织开展“就在苏州·留在苏州”人才夜市招聘专项活动。“就在苏州·留在苏州”人才夜市系列活动采取市县区联动、政校企协同、相关职能部门赋能的模式,整合本地特有的苏州元素、文化特色,将夜聘、夜show、夜游、夜食、夜购、夜娱结合起来,丰富延展人才夜市招聘内涵。5-9月计划推出29场人才夜市活动,切实将人才夜市打造成为“磁吸青年人才来苏的新渠道,激活苏城夜经济的新动力,展示苏式文化的新窗口”。

  “我第一次参加人才夜市,觉得很新鲜,不仅能找工作,还有体验非遗、美食,观看乐队表演、汉服快闪,很适合我们年轻人。”在人才夜市首场招聘活动中,众多青年闻讯而来,现场共有22家单位提供岗位近300个。

  苏州人社部门通过加大高质量见习岗位募集力度、强化政策支持提高见习补贴标准、加强宣传力度提升服务质量等方式,让更多有意愿的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及时参加就业见习、及早接受就业训练、尽快实现稳定就业。从2022年7月起,对见习基地的就业见习补贴从原来的每人每月城镇职工月最低工资标准的70%提高到80%,符合留岗条件的,每留用1人给予见习基地3000元的奖励补贴,为省内最高。截至今年5月底,苏州全市共开发高质量就业见习岗位9522个,组织3901人参加见习。

  同时,苏州积极开展“大学生开学第一课”暨“走进苏州”系列主题活动,针对“入学季”“求学季”“环毕业季”不同阶段的大学生,分类分级、融合开展全程式青年人才招引和精细化就业指导服务,为苏州培养和引进一批留得住、用得好、能发展的优秀青年人才。常态化走进校园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宣讲和公益性就业指导讲座,帮助学生认识自我、了解社会、了解职业、增强信心,从而给自己制定适合的职业生涯规划。截至5月底,苏州全市人社部门共走进校园举办了33场就业指导讲座,服务在校大学生1089人。

  把握一个“兜”字,扎实开展就业服务

  苏州市人社部门将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16-24周岁失业青年列入重点群体,通过服务平台赋能、供需对接推动、专项行动兜底等方式,全力推动岗位推荐、职业指导、见习培训、困难兜底、权益维护等各项工作落实到位,助力青年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苏州市人社部门扎实开展就业援助“暖心活动”、重点就业困难群体就业帮扶专项行动、“创响江苏”春风行动等,积极推动就业帮扶和就业援助工作落实。同时,苏州各级人社部门立足区域实际、整合招聘信息,依托线下人力资源市场、零工市场、线上招聘平台等渠道,同时不定期举办直播带岗等活动,为广大青年搭建不间断的立体招聘平台。线下人力资源市场和零工市场集成就业招聘、职业指导、政策咨询、创业指导、技能培训、劳动维权等“一条龙”免费公共就业服务,可以为高校毕业生等青年提供个性化、定制化、专业化服务。

  2001年1月出生的钱同学在16岁时被评定为多重残疾的一级残疾人员,经过自己的努力学习,他顺利从常熟高新园中等专业学校毕业。毕业后,钱同学找的第一份工作不仅需要加班加点,且上班路程较远,因此他一直想重新找份工作。于是他来到“职通常熟”万达就业服务站向职业指导师孙老师寻求帮助,通过与钱同学面对面手语交流,孙老师详细了解了他的岗位需求,最终帮助他成功应聘安通林汽车饰件有限公司的装配工。

  坚持一个“扶”字,助力创新驱动发展

  苏州市人社部门着眼“产城人”融合发展理念,聚焦劳动者就业创业首选城市建设,不断加强公共创业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创业培训、创业政策、创业载体、创业服务、创业宣传”五位一体工作格局,给予创业者全生命周期服务保障。从2022年到今年三月份,全市扶持大学生自主创业3643人,为大学生创业者发放各类创业政策补贴达1008.06万元。

  围绕“创业促就业”的工作目标,苏州持续深入推进高校创业培训工作,积极开发线上创业培训平台和各类创业类视频,开放特色创业培训线上课程,录制“苏创微课堂”,供大学生群体免费观看。积极开展创业培训后续支持服务,切实解决大学生在创业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在他们的创业之路上“扶上马、送一程”。2022年至今,已累计为有创业意愿和创业培训需求的大学生提供创业培训11634人次。

  “2022年下半年,我参加了人社部门组织的创业实训项目,我收获很多,还认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伙伴。”作为一名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2021级智能管理学院的在校学生,林智辉在校期间就开始创业。林智辉表示,创业初期,学校提供了免费的办公场所,创业的每一个关键节点都有老师和人社部门及时、贴心的创业辅导。

  苏州持续打造“燃情创业”赛事品牌,用心用情举办“中国·苏州”大学生创业创新大赛,树立苏州青年创业者标杆。持续组织举办苏州市“青年创业标兵”评选活动,选拔行业符合苏州发展方向、人物具有示范引领效应的青年创业标兵,选树典型。

  作为2017年度苏州市“青年创业标兵”,苏震巍深刻感受到苏州人社部门始终聚力于健全完善创业政策支撑体系,助力青年在苏创业,“创业前我参加过创业培训,创业之初入驻了省级创业示范基地金创大学生创业园,并享受了租金减免,公司成立后我还收到了26000多元的创业社保补贴。可以说我的创业之路,离不开苏州人社部门一路相伴。”

  就业是民生之本,青年就业问题更是重中之重。苏州人社部门将通过推动端口前置、加强部门联动、强化政策宣传、优化创业环境等举措,多管齐下、多措并举为青年劳动者提供多层次、全方位的就业创业公共服务,打通就业服务“最后一米”。

  (来源:江苏广电苏州中心站/施志鹄 编辑/周芃)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