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聚焦丨把稻种“印”在地上 将机器人搬到田头 新装备新技术助力全省水稻育秧高效开展

2023年05月31日 12:06:49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俗话说:“秧好一半禾,苗好七分收”。虽然各地小麦刚刚开镰收割。但是为了不误农时,无缝衔接秋粮生产,全省水稻育秧工作已陆续展开。 

  这两天,全省各地的水稻育秧基地里一片忙碌。为提高育秧效率,连云港、盐城、宿迁等地不少种植大户今年都上马应用了省时省力的高速育秧流水生产线。

  在淮安金湖,种植大户董性荣在高校专家指导下今年推广扩大了岩棉基质印刷播种育秧技术。在他的育秧田里,稻种通过胶点黏附被固定在成卷的纸张上,随后均匀印好稻种的纸张就能铺到秧田里。在露水作用下,“印”在纸上的种子发芽生长,“印”有种子的纸张则能自动降解。一套流程走下来,不仅节省了种子成本,而且秧苗长势也更加茁壮。

  扬州大学农学院教授戴其根说:“杂交稻印刷播种稻种播量大幅度下降,由原来95克,下降到55克,基质棉新技术可以替代底土通透非常好,可以解决取土难的问题,培育出更加壮的壮秧。” 

  淮安市金湖县峥嵘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董性荣说:“它保水保苗,活棵快,后期的分蘖数强,给我们水稻后期的高产打下坚实的基础。在传统育秧方式基础上,每亩增加的收入大约在百分之十到百分之十五,我1000亩田每年的纯收入增加了20万元左右。” 

  除了节约种子投入,不少地区还在育秧人工成本上下起了功夫。今年镇江句容在当地首次引入集装箱式育秧生产流水线,将工业机器人搬到田间地头,用科技为水稻育秧赋能。记者在现场看到,集装箱内有两套全自动育秧机,只要把空秧盘放进去,经过铺土、播种、覆土、洒水、施肥等一系列全自动工序后,仅仅用了8秒,5盘秧苗就整齐码放到位。

  镇江句容市宝华镇仓头村党总支书记赵贤财说:“我们过去用老式生产要14个人,现在用智能化生产只要5个人,一天节省大概1500块钱。”  

  据了解,目前集装箱育秧流水线主要适用于5000亩以内中小规模种植,其育秧过程中,不仅可以大大减少人力,而且还能明显提高效率,较传统的全自动育秧流水线效率高出1倍左右。此外,新设备便于运输的特点也更适合不同农户之间技术共享。

  (江苏广电总台·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郝朦 龚俊杰 镇江台 连云港台 金湖台 句容台 泗洪台 盐城台 盐都台 编辑/刘琳)

  (本条新闻版权归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