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法的拆迁安置小区,因安置程序不完善、手续不齐全,户籍、入学等一系列民生大事就卡在了“一本证”上。面对一本本历史遗留的“旧账”,如何保护群众产权,破解安置房办证难?近日,记者一起跟随自然资源部 门的调研脚步去探寻破解方案。
5月26号,南京上空飘着雨,但是浦口区夏桥新苑小区居民戴大旺脸上一直洋溢着灿烂的笑容,这一天他拿到了期盼8年的不动产证。戴大旺:“我心情特别高兴,真的意义上来讲,我房子属于我的了,尤其是我的孙女儿马上就要读书上学了,有了这个证书我能够免去好多的麻烦,我们心里面也踏实。”
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浦口分局不动产登记中心副主任胡佳宁告诉记者,早在2016年,这一小区就陆续交付使用,但因为各种原因,居民一直没有办法办证,房屋买卖、新生儿落户等等都要开证明,十分不方便。随着时间推进,居民领证愿望愈发强烈。
胡佳宁说:“主要就是他办证的一些法定的必要的材料他可能缺失。因为像这些小区,在前期建设的时候,可能街道建设主体为了尽快解决安置户的安置问题,没有完全办理用地建设相关的审批手续,然后涉及到职能部门又多,补办手续困难还比较大,当时建设的这些材料可能有好多都找不到。”
通过积极走访调研,让安置房变“安心房”,南京市浦口区成立工作专班,创新“以函代证”的方式的模式来解决材料缺失的难题,打通了拆迁安置房登记发证的政策通道。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浦口分局不动产登记中心主任毛卓群说: “提高效率,提出串联改并联的制度,在办证之前实际上涉及到的立项、规划、审批、消防还有验收等20多个环节,各个部门集中在一起,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最大限度简化了整个工作流程,缩短了办理时间。”
记者了解到,这套机制已帮助约2.4万套安置房达成安置户个人办理条件。与此同时,江苏各地都在积极推进安置房办证问题整改,直面“旧账”统筹推动安置房办证。
在常州走访调研时,江苏省自然资源厅党组书记、厅长张国梁说:“在推进过程当中,我们还遇到什么堵点、难点,需要厅里面跟大家一起来研究解决的?”
常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经开区分局局长王鸣岗坦言:“是不是有一些比较简化的手续,能够加快完善这方面的手续,让这个安置房办证能够更加方便、更加简洁。”
主题教育中,省自然资源厅前往各地走访,边调研边完善方案、边改进工作,厅党组建立厅领导调查研究“六个一”机制,每人包挂一到两件民生实事。厅主要领导主动认领安置房办证难这一民生难题,深入一线了解情况,从面上推动解决问题,并且结合各地经验和调研中发现的问题,加快研究新机制、新方案,加速解决安置房办证“最后一公里”问题。
江苏省自然资源厅确权登记局局长谭静介绍:“结合地方在实践中的一些好的经验做法,建好部门联动巡视发现的机制。确保所有的安置房问题全部都能得到解决。同时,我们对所有的新建安置房要实行从用地开始到规划,到最后的供地和竣工验收全流程的管理,确保老百姓可以顺利领到证书。”
(江苏新闻广播/姜奇卉 编辑/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