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调研行,解码“万亿之城”南通发展密码

2023年05月22日 11:35:30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5月18日至19日,由中宣部部署开展的“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主题采访活动走进南通,而南通正奋发进取打造全省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主题不谋而合,碰撞思想火花,当地持续改善的生态环境、迭代升级的高端产业都让采访团成员“流连忘返”,大家用采访过程中的所见所思所感,破解“万亿之城”飞速发展的密码。

  筑牢绿色屏障,擦亮高质量发展生态底色

  初夏的南通五山地区滨江片区白云悠悠青山翠,江风习习游人醉。采访过程中,游客的感受给采访团提供了最鲜活的素材。

  当天,唐丹一家从四川来通旅游,在畅游南通五山国家森林公园时,他们还有个小心愿,那便是希望能与“水中大熊猫”江豚来一场邂逅。幸运的是,唐丹的心愿真的实现了,她说,江豚和家乡的熊猫一样珍贵,以前只在媒体报道中看到江豚,这次大早在梵音广场附近远远看到了,全家人都十分高兴,这说明了这里的生态保护工作确实有成效。

  本地人对滨江片区更为熟悉,近十年来,他们的感受尤其深刻。南通崇川区狼山街道居民刘优告诉记者,原来,江边是一片芦苇荡,还分布着一些散乱污企业,附近居民滨江不见江,经过整治后,如今是亲江又亲绿,周围环境也非常好,鸟语花香,家人经常在这里骑车、散步,非常舒适。

  从以往的“锈带”到如今的“秀带”,这是南通近年来产业退、港口移,城市进、生态保可观可感的成果。记者了解到,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当地做好了“精致化提升”和“精细化管养”两篇文章,引入网格化治理,实施重要节点、特色景观大道提升工程,推动水环境调度常态化、水面保洁专业化,确保五山及沿江地区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人水和谐。南通狼山旅游度假区管理办公室旅游工作局局长胡志刚介绍,今年,当地精心打造的“南通之链”滨江绿道、“缤纷百里”沿海绿廊,规划建设的430公里贯通江海的生态长廊将基本贯通。

  南通五山及沿江地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美丽故事”,在江海交汇处不断翻开精彩续篇。记者走访发现,海门临江新区将原来10平方公里沿江化工区,果断转身打造江畔小镇,现集聚200多家生物医药、电子信息企业,成了绿色发展高地;拥江揽海的启东,统筹推进岸堤道路提升、沿线景观打造工程,绘就70公里最美江景,串起108公里最美海滨,打造缤纷百里“江海画卷”,又与上海共绘崇明世界级生态岛。

  “十三五”以来,南通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空气优良天数比率88.2%,PM_2.5浓度30微克/立方米、省内首批率先达到国家二级标准,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省考以上断面水质优Ⅲ比例93.5%。沿江青绿山水画卷还在徐徐铺展,记者了解到,南通166公里长江岸线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比例已由48∶3.5∶48.5优化为35.1∶4.3∶60.6,到2025年,长江生产岸线占比较“十三五”末将再降20%。

  促进转型蝶变,产业往深处扎根向高端迈进

  生态美了,环境优了,发展质量更高了。深入践行“两山”理念,南通这座“万亿之城”,走出了一条生态依然良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高质量发展路径。

  在规划用地面积35.80平方公里的启东海工园内,入驻了总投资超过300亿元的20余家海工船舶企业,其中既有大型央企国企,又有行业领头的民营企业。近年来,“希望六号”“天鲲号”等一大批“海工重器”“全球首制”从这里出发,驶向蔚蓝无际的大海。记者了解到,科技创新无疑已成为这些央企、民企的高质量发展密码。

  在上海振华重工启东海洋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施工现场,4000吨全回转起重船正在加速建造中,这艘起重船总长195米,船艉设置一台固定尾吊4000吨,全回转吊3000吨起重能力的大型海洋工程起重机,主要用于15兆瓦及以上机组单桩、导管架等多种基础施工。同时单船便可完成港口装载、海上运输、吊装及打桩等主要工序,可延长深远海风电场施工气象窗口期,有效降低工程建设成本。记者在现场了解到,船舶设计时充分考虑新技术和智能化应用,在节能效果、公共安全标准等方面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采访团来到启东中远海工码头,一艘“巨无霸”——迄今世界上最大吨位级别的海上浮式生产储油平台(FPSO)引得采访团连连惊叹。该FPSO船体主船体长335.31米,型长328.2米,型宽60米,型深33.515米,其最大储存能力为140万桶原油,是目前世界最大吨位、最大储油量的新型海上浮式生产储油装置,被称为“海上移动炼油厂”。该船船体由上海外高桥船厂制造,模块由启东中远制造安装,模块里的压力容器、塔器、电缆等来自苏州、无锡等地。记者了解到,10年前,这样的海工产品只能靠进口。现在,其生产、总装、交付的全流程都可在国内完成。

  启东海工园(寅阳镇)党(工)委书记黄豪杰

  启东海工园(寅阳镇)党(工)委书记黄豪杰介绍,海工园在建设初期基本上是一些小型的船舶企业,经过10年的“腾笼换鸟”,产业规模从一开始的三五十个亿,去年实现250亿,今年有望突破300亿。未来,园区将做好政策扶持,功能配套等服务,到“十四五”末,达到500亿的规模,以此实现“世界知名”、“全国一流”海工重装备产业基地的目标。

  在南通海岸线的另一端,如东县洋口镇的小洋口风电母港也引发采访团的浓厚兴趣。小洋口风电母港是国内首个海上风电专用港口,总建设面积约 22 万平方米,包括五千吨级泊位两个,五万平方米的堆场以及引堤、海力海上作业区等,设计吞吐量80万吨,配备800吨龙门吊2台,40吨门座式起重机2台。

  当天,在码头场地上整齐地排列着6支叶片,这批叶片单体长110米、重45吨,将配套用在8.5兆瓦的主机上,即将运往浙江苍南风电场。洋口环港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钱逖之介绍,作为风电装备制造企业产品的重要“出海口”,该母港的建成投运,有效解决了如东风电装备制造企业大型机组出海难的问题。

  与此同时,按照“前港后产”的思路,洋口镇还在全力打造风电产业园,未来,以风电母港为轴心,配套风电装备产业园,该镇将形成集生产制造、安装配装、风场运营、运行维护、科技研发和风机检测等风电全产业链发展格局。

  在位于南通市海门区的中天钢铁集团(南通)有限公司,采访团观摩了企业的数控中心。在这里,中天绿色精品钢3座高炉、3台烧结、3条焦化、5座石灰窑、2个综合原料场等工序16个生产系统进行着一体化智慧集控,这是目前行业集控产线规模最大、岗位集控率最高的铁前智能集控中心。

  中天钢铁数控中心

  中天绿色精品钢项目是江苏省推动钢铁产能由沿江向沿海转移的重点示范项目。项目总投资 1000 亿元,规划钢铁产能 2000 万吨,项目一期规划约 800 万吨。预计项目一期建成达产后,可带动周边配套的工业和服务业8万人就业。中天钢铁集团(南通)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姚烨菁介绍,通过精细工艺,优化排放指标,企业可实现污水、固废零出厂,全部实现内循环,废气排放指标优于国家超低排放标准 30%以上,清洁运输方式比超 90% ,工序能耗指标全部达到行业先进值。

  记者走在高炉车间内看到,仪器显示炉内温度超过1000摄氏度,包括温度在内的一系列数据是生产的安全生产的关键,以前,工作人员每天都要花2到3个小时记录高炉的生产数据,如今,相关数据会自动生成,不再需要人工记录。中天南通炼铁厂主任工程师陈川介绍,过去,工人凭借经验控制高炉热风炉的煤气调节阀,现在通过“智改数转”,电脑通过智能化控制程序自动调节,安全又稳定;炼铁产生的炉渣也从由工人进行抓运操作到无人车自动抓运,工人不再需要顶着高温热气工作。

  营商环境赋能,加快实施跨江融合发展新战略

  随着海太长江隧道、北沿江高铁、南通新机场等重大工程落地,长三角一体化、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的深度加持,以及国家“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加快发展大城市周边县城”的战略部署,将地处上海“1+8”大都市圈的海门推上了蓄势腾飞的绝佳风口,南通与上海、苏南产业链创新链协作持续深化,作为“沪苏跨江融合发展试验区”的苏锡通科技产业园区也正书写跨江融合的大文章。

  园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黄晓峰

  在苏锡通科技产业园区中新智能制造产业园,苏锡通科技产业园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黄晓峰向媒体记者介绍,充分秉承“三国合作、三地共建”的独特优势,立足“跨国合作、跨江融合、跨越发展”三大定位,园区大力推进招商引资、产业培育、城市建设、平台发展、体制改革、环境营建等工作,着力构建以智能装备、电子信息、生命健康以及现代服务业的“3+1”产业体系,历经多年的发展,园区已形成良好的基础和发展态势,具备较强的产业集聚和辐射能力,为企业在园区的可持续发展营造国际化、专业化、便利化的投资环境。

  目前,中新智能制造产业园已签约入驻11家企业,其中总投资5亿元项目4个。中新苏通公司总裁、中新集团南通分公司总经理金峰说,中新智能制造产业园是中新集团跨江融合,深耕苏锡通园区的重要工业载体项目,以打造绿色低碳、集约智能的高品质园区为愿景,采用标准厂房为主、部分客制为辅进行开发运营。

  采访团在联钢精密科技(中国)有限公司采访

  如何为企业服务?营商环境是一把标尺。园区联钢精密科技(中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5月,总投资3亿美金,占地面积为254亩,隶属于瑞士上市公司SFS集团,是该集团电子事业部在中国的最大生产基地,是数据存储、移动通讯和消费电子市场领域许多全球行业领导者的首选合作伙伴,2022年被《制造技术洞察》杂志评为亚太地区十大精密制造解决方案供应商。

  公司运营总监颜庆平接受采访时表示,诚意十足的营商环境,吸引了越来越多像联钢精密科技这样的企业在园区增资深耕。近年来,公司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的道路,着力加快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将新一代信息技术贯穿到设计、工艺、生产等各个环节,使得设备、质量、供应商、可视化监控等系统串联起来,实现数字化管理。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苏锡通园区把优化营商环境摆在突出位置,坚持一体推进“政策、市场、政务、法治、人文”五个环境建设,持续擦亮“万事好通·舒心办”服务品牌,在2022年南通全市营商环境评价中列开发园区板块第一。

  (来源:江苏广电南通中心站/龚丹 姜晨光 编辑/高予宸)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