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咖云集、共襄发展,5月20日下午,第三届江苏发展大会紫金山科技论坛在南京举行。论坛以“科技创新,引领未来”为主题,邀请相关领域知名人士,围绕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等作专题演讲,为江苏建设教育强省、科技强省、人才强省建言献策。第二十届中央候补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校长龚旗煌作主旨演讲。
当前,世界进入大科学时代,要解决的科学问题高度复杂,研究活动规模大、涉及学科范围广,基础研究的组织化程度越来越高。作为基础研究的主力军,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要努力做到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把创新核心要素紧密结合起来,推动我国基础研究由大到强,为抢占科技前沿高地提供源头活水。我结合北大的一些探索,交流几点思考和体会: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国家急需高层次人才培养。近年来,北大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走好新时代高水平人才培养之路,探索构建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的北大模式,为国家储备基础研究“生力军”,并探索建立“本博贯通培养”的模式,促进科学研究与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深度融合。
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形成以才引才、以才育才的正循环。建设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持续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
建立与科学发展规律相适配的投入机制和评价机制,坚持目标导向和自由探索“两条腿走路”。健全投入机制与评价机制,坚持深化科研创新体制机制改革。
发挥学科交叉融合优势,为国家基础研究骨干网络的构建发挥积极作用。门类齐全、交叉密切是北大学科发展最突出的特色优势。北大曾经提出了49个一流学科,38个学科群的建设名单,重点布局和建设临床医学+X、区域国别研究、碳中和核心技术、“数智化+”等前沿学科领域。
聚焦服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提高国际合作办学能力与全球影响力。异地科研机构促进创新链与地方产业链深度融合,高水平对外开放助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北京大学将2023年确定为“国际战略年”,提出“以开放促一流,与世界共发展”的主题,确定了五项发展战略和十项行动计划,深化与海外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开展跨学科、跨高校、跨国界、跨产学研的协同创新,建设新型全球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面向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征程,北京大学将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教育科技人才工作的统筹部署,促进原始创新、自主创新,当好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生力军,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出新时代的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