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和入序殊无暑,小满先时政有雷”。5月21日是小满节气,这是夏季的第二个节气,正值春夏交接之时,小满后高温多雨,紫外线强烈,湿度较高。江苏省中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中医师周静波表示,这种温热挟湿的气候特点导致腠理开泄,耗伤津液,同时湿困脾胃,影响脾胃运化功能,加重了糖尿病患者阴虚内热的表现。因此,小满节气养生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起居追太阳:小满后逐渐昼长夜短,为了顺应阴消阳长的规律,可以适当推迟睡觉时间,但仍建议晚上11点前就寝。无论什么季节,子午觉的原则都是需要遵循的,小满节气睡好子午觉可以护阳养阴,使体内阴阳平衡,有助于血糖的控制。
2、着装宜透气:小满白天虽热,但傍晚仍有几分阴气,早晚有温差,应随气温增减衣物。着装宜简单、舒适、透气为佳,特别是糖尿病患者如果遇到雨水或汗水湿衣,注意及时更换,防止出现糖尿病皮肤病变,甚至是皮肤大疱。
3、饮食要清利:随着气温和湿度的上升,糖尿病的各种急慢性并发症容易在这个时候加重。饮食上多清淡,可以吃一些清热利湿、生津止渴的食物,比如薏苡仁、冬瓜、丝瓜、黄瓜、水芹、荸荠、山药、西红柿、胡萝卜、鸭肉、鲫鱼、草鱼等。少食甘肥滋腻、生湿助湿的食物,比如肥肉、生葱、生蒜、生姜、胡椒、辣椒、韭菜等。
4、运动不大汗:小满气温渐高,人体出汗增多,汗为津液,易耗气伤津,易诱发糖尿病患者脱水。因此,运动不宜过度,身体微微汗出即可,切莫大汗淋漓。运动过程中若出现胸闷、心慌、头晕等症状,应及时终止运动,防止发生低血糖或心脑血管意外。每天坚持傍晚快走或慢跑,不要久坐,轻度运动能够调畅气机,帮助气血运行。
5、情绪需调适:小满时节风火相煸,容易加剧人们的情绪变化,人容易感到烦躁不安,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本身血管条件就比较差,如果有过激的情绪变化会诱发心脑血管意外,此时需要注意保持心情舒畅。在繁忙的工作中可以适当地静坐冥想、调节气息,都是不错的选择。
周静波副主任中医师介绍,除了上述这些饮食起居的养生之外,还可以尝试一些中医药传统干预方法对身体状态进行调理,如通过针灸、艾灸、拔罐、中药贴敷、推拿等方式,祛湿通络,达到调整人体阴阳平衡的功效。
(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杨雯 编辑/国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