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解忧帮一直在关注闲鱼平台出现新型骗局的情况,目前此事有什么进展?平台又给出了哪些回应呢?
【事件回顾】
此前来自苏州的钱先生向我们反映,有人利用闲鱼平台存在的漏洞,通过技术手段直接在平台上完成了交易,骗取了他们预付的货款。
一般情况下,在通过闲鱼平台购买商品时,买家会先把钱款付给平台,等待卖家发货、收货后,在平台上点击确认收货,此时卖家才能从平台拿到钱款。不过最近,有不少消费者发现,卖家会发给自己一个二维码,而他们在扫码并支付所谓的“保价费”后,买家在并未收货的情况下,订单就自动显示为确认收货的状态。
而在钱先生所在的维权群中,中招的就有近百人。来自外省的消费者冯先生(化名)就因此损失了七千多元,而他的遭遇更加离谱——他购买了闲鱼的验货宝服务,然而闲鱼平台还没验货,交易就已经完成了。
“平台的漏洞存在,让我们遭受到损失,我以后是不会再用这个平台。”消费者们无奈地说道。
平台依然没有给出具体答复
对此,平台又是什么态度呢?5月13日,记者尝试与平台取得了联系,并在次日对方的回电中,再次提出了:1.为什么会出现情况;2.目前打算如何处理;3.消费者该如何维权这三个问题,对方表示将在一到三个工作日内由专人回复。
然而截止到目前,平台依然没有联系记者,而消费者们也表示,他们向平台反映的问题同样没有得到解答,既没有将漏洞修复,也并未帮忙追回钱款,甚至可以看到有人在闲鱼平台售卖此种骗局的教程。
江苏省消保委:平台应明确责任
5月19日,记者也将这一情况反映给了江苏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工作人员表示,闲鱼平台首先应当落实主体责任,堵住安全漏洞。
“像这种代码层面的骗局,普通消费者是很难识别的,平台就具有第一监管责任。”江苏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宣传部工作人员徐悦说:“要坚持预防大于治理的理念,平台应当周期性3对代码进行漏洞的巡查和补缺。当接到一些消费者的投诉举报时,也可以及时进行下架和禁封,去协助消费者追回他的损失。”
同时结合过往案例,大家在进行二手交易时,首先应充分了解价格和商品,在交易的过程中,也要对低价陷阱和网络诈骗保持警惕,不要脱离平台,尽量使用内嵌的交易程序去付款,也可以使用同城面交的方式去降低风险。
安全漏洞若未及时消除 闲鱼平台或承担责任
南京师范大学教授、法律专家陈爱武指出,遭遇该类骗局时,消费者首先应当向公安机关报案,如果平台不能提供销售者的真实信息,消费者则可以要求进行赔偿,与此同时,平台在发现漏洞后未能及时处理,也可能要承担相关的法律责任。
“《民法典》一千一百九十五条。受侵害人可以要求网络服务的提供者,就是平台。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如果网络平台没有采取相应的措施,导致损害扩大的,扩大部分的损害,要承担连带责任。”陈爱武介绍。
(《零距离》记者/孙逸舟 编辑/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