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5月19日)下午,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学初中部的大礼堂刮起了最炫民族风,融合课堂上妙趣横生,“和美”文化是什么?不同学科里都有哪些体现呢?一起去课堂上感受一下。
这堂融通课由4个学科共同组成,包括地理、历史、语文和音乐,围绕"和美文化”这一核心主题展开。
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学初中部老师江小兰表示,地理老师主要是介绍五十六个民族的分布特点;历史老师围绕"和美”核心讲历史上和今天的一些和美故事;语文老师主要是介绍"和”的内涵,现场让学生用三行诗来创作表达"和美”;音乐老师是介绍少数民族的一些乐器,还有歌曲。
多学科老师的融合教学,加上多民族学生的参与,这堂特殊的课程妙趣横生,十分精彩。
韦祎是一名壮族女孩,“我很荣幸代表壮族来参加这次活动,让我更加深入了解了,我们壮族这个民族的民族文化,也了解了其他民族的一些特色。
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学初中部学生周汉潇告诉记者:“今天很高兴参加这次民族文化节,我希望在今后的日子里,可以开展更多的活动。我的学校有很多民族的小伙伴,我们在一起学习玩耍,都很开心。”
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学初中部副校长崔晨香表示:“在今天的课堂上,有傣族、壮族、蒙古族等等,这些孩子都穿着民族的衣服,跟大家去分享民族的文化,我们学校坚持了14年的民族文化教育,让我们孩子能够理解,各民族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方晨 编辑/高若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