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夏”在即 句容水稻育秧尽显“智能科技范”

2023年05月16日 17:29:03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空中育秧、潮汐灌溉、微生物防病……”,眼下,江苏句容33.2万亩的水稻育秧工作正加紧进行,今年各地积极探索运用新技术、智能化水稻育秧模式,在节本增效的同时,进一步提高秧苗的质量,为粮食生产打好基础。

  俗话说,“秧好一半禾,苗好七分收”。眼下正是水稻育秧的时节,在江苏句容后白镇的喜美家庭农场里,工人们在田里来回穿梭,播撒稻种、覆土、覆膜等,大家分工合作,井然有序,田间地头呈现出一派繁忙的劳动景象。今年,这个家庭农场共种植600亩的水稻,品种有南粳46、南粳5055以及镇稻18,具有产量高、抗倒性较强等优点。而为了保证粮食的品质和产量,他们在育秧过程中,使用了复合微生物防控水稻病害技术。该技术主要基于复合微生物菌剂合成分泌促进植物生长发育、抗菌代谢物,综合性的提高农作物对养分的吸收能力及其免疫力,以降低农药化肥使用量,改善土壤结构,减少面源污染,达到助农增收的效果。该家庭农场负责人王正喜告诉记者:“采用这种技术它能增加秧苗的抵抗力,促进根系发达,而且移栽到大田以后,可以减少施肥,这样能节省成本,大概一亩田能节约60到70元。”

  水稻育秧,“科技”助力;一方面推广复合菌剂先进技术给水稻防病“减肥”节本,另一方面采用“空中育秧、潮汐灌溉”智能化育秧在减少人工的同时,进一步提升秧苗的品质。今年,位于句容的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发挥高校科技优势,利用现有的现代化智能育苗大棚设施为当地4个村进行代育秧。在现代化智能育苗大棚里,育秧场地也从“地上”搬到了“空中”,通过基质营养土育秧,促苗壮根,目前第一批水稻秧苗已经绿意盎然、长势喜人,工人们正忙着做移栽前的准备工作。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农学园艺学院蔡善亚老师向记者介绍:“你看我们设施大棚里面有排风扇,在中午温度高的时候,通过排风扇把温度带走,我们大棚里面有湿帘,里面湿度不够的时候,我们通过湿帘来补充它空气里面的湿度,让秧苗在适宜的环境里面生长。”

  记者了解到,现代化智能育苗大棚采用了智能化、信息化技术手段,除了能控制大棚里面的温度、湿度以外,他们在育秧的时候,还采用了潮汐式灌溉系统,通过系统能及时控制苗床里面的水量,不仅能够节约用水,而且使得秧苗长得更加齐整。蔡善亚告诉记者:“我们看到的这个潮汐式苗床,我们秧苗在前期的时候,需要有一定的湿度,让它在这个秧盘里面生长,既不能干,但是也不能泡在水里边,上水以后,从底部把这个水分吸上来以后,然后需把多余的水要及时地排掉,这样的话,我们可以保持这个秧苗的出苗率以及它的长势相对一致。”

  据了解,今年江苏句容水稻种植面积大约33.2万亩,品种主要是南粳3908、南粳晶谷、宁香粳9号、武育粳39号、镇糯19等。目前各地农户的育秧工作正加紧进行,通过采用一系列新技术、智能化水稻育秧模式,在帮助农户们节本增效的同时,进一步提高了秧苗的质量,为下一步的粮食生产打下良好基础。

  (来源:句容市融媒体中心  通讯员/杨志国 成航 编辑/俞思琼)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