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自2020年5月1日起实施,今年是《条例》实施三周年。《条例》是我国迄今为止在农民工工资支付层面专门的立法,为保护广大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提供了坚实的法制保障,是推进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法治化、规范化的重要标志。
为更好维护农民工兄弟的合法权益,5月15日,南京市秦淮区治欠办特别制作推出了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十大”陷阱防骗案例视频,重点针对农民工兄弟在用工过程中的实名制登记、工作量确认、社保(银行)卡保管、工资清单、签字确认、工资清偿、劳动合同、支付周期、合法资质、恶意讨薪等十大“陷阱”发布防骗案例,避“坑”指南。
此外,还发布了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十大”陷阱防骗,通过漫画、文字的方式讲述案例,提供相应状况下的破解之道。
南京市秦淮区目前全区规模以上在建工地121家,涉及农民工2万余人,农民工兄弟为城市建设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确保付出辛劳和汗水的农民工按时拿到应有的劳动报酬,是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中国梦”的本质内涵。
南京市秦淮区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区人社局局长成剑特别提醒广大农民工兄弟们:在用工过程中,单位信息一定要清楚,劳动合同一定要签订,实名管理一定要遵守,核算工资一定要及时,维护权益一定要理性。
下一步,秦淮区将继续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扩大普法宣传面,以“接地气”式普法+“润民心”式宣传,进一步增强农民工法治观念和合法维权意识,让广大农民工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营造关心关爱农民工的良好社会氛围。
(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汪舒 通讯员/史彦函 张羽 编辑/高若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