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第15个“全国防灾减灾日”。连日来,宿豫区持续开展多形式、多种类防灾减灾活动,增强群众防灾减灾和避险意识,提高遇险防范自救能力。
5月11日下午,一场地震应急演练在玉泉山路初中进行,演练模拟宿豫区发生地震,学校在发现有震感后,立即拉响警报,在老师的指引下,学生们先下蹲、后撤离,整个过程有序、迅速。
玉泉山路初中学生于硕说:“要有序撤离不能推拉拥挤,保持沉着冷静,在遇到突发事件时候不能慌张,要及时求助。我要把这些有用的小技巧传授给亲戚朋友,让他们也了解遇到地震危害时应如何避险。”
应急演练除了有地震来临时的紧急疏散,还有震后应急抢险救援、心理疏导等环节,最大程度模拟地震灾害的真实场景,让学生们深刻认识到熟练掌握防灾减灾知识的重要性。
“这次演练,毕竟是一次模拟演练,与实际抢险救援还存在相当大的区别,实际救援会遇到更大困难。我们必须持之以恒把防范工作做在灾害发生之前,最大限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演练现场指挥张立峰说。
开展防震疏散演练的还有庐山路小学,演练现场,学生们在统一指挥下,依次、有序沿着指定路线撤离到“安全地带”,整个过程紧张有序,有条不紊。
宿豫区庐山路小学三年级教师钱春燕说:“通过防震疏散演练,全体师生进一步了解地震发生时的应急避震知识和防护措施,师生的安全意识,紧急避险、自救自护的技能以及学校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都得到了提升,为全体师生的人身安全增添了一道屏障。”
今天上午,宿豫区第一支地震应急救援大队成立。在授旗仪式上,区应急管理局相关负责人向救援大队中的三支专业救援队授旗。地震应急救援大队的成立对于提升宿豫区地震应急救援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下一步,医疗救援队将继续强化组织领导,优化应急预案,加强培训演练和物资装备,提高应急救援能力,努力为全区人民谋健康谋安全。”医疗救护专业救援队队长叶小彬说。
在万达广场,区应急管理局联合多家单位开展了以“防范灾害风险 护航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宣传科普活动。工作人员通过设置咨询台、悬挂宣传标语、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向过往居民普及地震、防汛抗旱、火灾等灾害防范措施,积极引导大家科学应对自然灾害,增强抵御自然灾害风险和综合防灾减灾的能力。
市民蔡运潮说:“通过这次活动,我了解到很多避险知识,当灾害来临时,我们能够清楚该如何做,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来源:宿豫区融媒体中心 编辑/张泉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