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促进农村产业兴旺,离不开“互联网+”的赋能。近年来,直播带货为农产品从田间地头走向千家万户铺设了一条“快车道”。自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开展以来,淮安市盱眙县基层干部化身带货主播,他们利用新技术、尝试新话风,将先进的带货理念融入乡村振兴工作中,让农产品走出乡村,走向市场,推动了基层党建和乡村振兴的深度融合。
党建赋能,完善阵地强保障
盱眙县淮河镇结合全县“乡村主播培养”计划,依托特色农业产业,采取“党建引领、支部搭台、村干唱戏、村民收益”模式,让党员干部“变身”助农主播,直播带货“变身”新兴农活,探索出一条独具淮河特色的乡村振兴新路子。
淮河镇积极发挥党员作用,开展“共谱电商进行曲,同筑乡村振兴梦”“我为发展献一策”等座谈会近30场,收集电商发展意见41条。依托党员联户,广泛宣传电商发展政策及前景,走访产业大户48户,收集发展需求13条,解决发展难题5项。制定《淮河镇“‘新新’向农·一村一主播”培养计划》,从人才储配、培养发展、激励机制、平台设备等多维度为村官主播发展提供保障,通过“电商平台+主播培育”模式,推进电商人才化、规模化、品牌化、集聚化发展。推行“支部+电商”合作经营模式,以沿河村“味道淮河”电商中心为引领,全力优化明祖陵村“未来直播室”、枕水人家“枕水直播间”,打造电商工作室、主播议事厅、产品展示等平台,提供技术支撑、电商培训、资源对接等全方位服务。
“最近正是藕生长的季节,我们平时就捕捞螃蟹卖。村里的党员挨家挨户地来问对直播卖货怎么看的,我想的是要是能在不忙的时候也能把货卖出去就好了。藕收成的时候,不能及时销售出去的可以做成藕粉,这个可以全年销售。”种藕大户周军说。
多措并举,找准路径促发展
“现在是真的好呀,种菜只要保证能把菜的品质保证好,菜刚刚成熟还在地里,就有人来谈价格了,还很公道。谈好了,人家直接来车到田里拖了走,都不进家。”种菜的大伯如是说。
淮河镇加强村企合作,积极探索“主播+地标品牌”助农路径,联系黄岗村龙飞湖生态农业、仁和社区大美清水龙虾等企业5家,注册电商账号11个,合作直播27场次,扩大产业销路的同时持续提升品牌影响力。以“一村一主播”为抓手,挖掘特色资源,找准产业定位,以差异化直播形式,创新培育“田头直播间”“农船直播间”等特色电商品牌。在田间、农船等场地内进行直播,展示淮河纯天然绿色蔬菜等特色商品,每场直播销售额超6000元。利用好年货大集、盱眙国际龙虾节等时间节点,联合“龚小益”直播品牌开展“淮上有美味,河广故乡情”等大型直播助农活动5次,积极向外推介淮河袖珍玉米、大白菜、龙虾、螃蟹、龙虾香米等特色农副产品,大力宣传本地桃花岛、明祖陵等文旅资源。
头雁领航,靶向孵化提质效
酒香也怕巷子深,好东西也得靠吆喝。“看看我手里的西红柿,爆汁,都是我们田间现摘的哟……”直播间里,龚萍萍正扯着嗓子卖力吆喝,从下单、采摘到送货,每一个环节她都亲力亲为。
群众利益无小事,为了不断扩宽销路为群众解难,让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注入新活力,龚萍萍敢为人先接受了电商培训。“现在手机就是我的新农具,直播就是我的新农活。”直播时,她一改平时工作中不苟言笑的严肃形象,变身农产品推荐官,热情地为屏幕前的广大网友展示黄瓜、鸡蛋、茄子和手工红薯粉等特色农产品,并通过现场采摘、为网友送福利、弹幕互动,让特色农产品“漫步云端”。借着五一假期,龚萍萍在直播间里多次提到了家乡的桃花岛和明祖陵,邀请直播间的粉丝们一起来玩。
淮河镇邀请电商专家为后备干部、特色产业带头人等开展电商知识、营销技巧、应用培训近30场,辐射带动400余人次,成功培育沿河村党总支副书记龚萍萍优秀直播“头雁”,带动周边超50户农户增收致富。依托“领头雁”示范带动作用,面向村“两委”干部、后备干部、产业大户等200余人开展电商人才选拔,储备23名优秀后备力量,进一步做强人才链,让农村电商发展后劲更足。计划开展“‘淮’抱未来,‘河’力助农”年度村官主播评选大赛,设置技能储备、宣传推广、网络营销、电商交流等多层次、多维度的评价体系,甄选优秀主播作为先进典型广泛宣传,培育本土直播电商“新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