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刚过立夏节气,全省距离大面积水稻插秧还有20多天时间。但是,在镇江、常州,部分村庄早稻已经热火朝天地进行栽插。这么早就忙活起来,农户们心里有怎样的盘算,我们一起去看看。
在句容市天王镇戴庄村,这两天,当地正在进行越光水稻的栽插工作。4月底以来,全村栽插水稻面积已经超过1000亩。据农户介绍,当地冬季主要种植绿肥作物提升地力,4月下旬就能整地泡田、移栽早稻,外加推广再生稻种植技术,两季叠加,水稻亩产基本能稳定在1000斤左右。
镇江句容市天王镇戴庄有机农业专业合作社技术员任广明:“早插秧早收获,早点抢市场,因为我们保留第二轮的再生稻,我们成本又低,产量也还可以,口感也好。我们第一批插秧到八月十号左右收割,相比常规稻相差大概一个半月。”
争取错峰上市更高效益的村子不止一个。在常州市金坛区黄金村,刚刚立夏,当地60亩早稻已开始顺利栽插。据了解,黄金村早稻种植不仅全程采用稻鸭共作和生物治虫,而且还引入了整套钵苗栽秧技术,节约了农资成本投入,提高了稻米品质。因此,今年的早稻刚刚种下就已被企业预定一空,预计将在8月15日开镰收割。
常州市金坛区朱林镇黄金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社长李航:“通过钵苗育秧栽培技术,可以实现节省种子,常规毯苗要六斤一亩左右,钵苗差不多只要四斤一亩左右的用种量。我们稻谷现在种在田里面,已经被中天钢铁集团订过去了,这块区域实现了经济效益的保证。”
(江苏广电总台·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郝朦 夏敬栋 常州台 金坛台 句容台 编辑/赵黎静)
(本条新闻版权归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