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和中华中学合作再升级!今天(5月3日),南京大学——中华中学卓越先锋培养中心正式揭牌,10位来自南京大学的卓越先锋导师团成员,将走进中华校园,通过讲座、带领学生开展研究型学习等方式,助力学校卓越先锋培养。
南京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部长、本科生院副院长李浩及十名南京大学顶尖青年学者组成的导师团,中华中学党委书记李兵 、中华中学副校长钱华等领导,及高一高二学生代表参加了此次揭牌仪式。本次仪式由中华中学钱华副校长主持。
南京大学与中华中学的合作由来已久,从去年,南京大学历史学院与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助建中华中学“华星卓越班”开始,双方进入实质性合作。中华中学党委书记李兵说,此次的“卓越先锋培养中心”导师团导师聘用仪式,是双方合作的进一步深入。“本次卓越先锋培养中心揭牌仪式,从高处讲,是契合国家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战略需要,从更实际的层面来讲,就是为了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学生,尤其是培养出更多能考进南大的学生,为南大输送更多的优质生源。在去年的高考中,就有近三十名同学达南大分数线。”
据介绍,此次中华中学聘任的南大导师团成员共有10人,研究领域涉及面广,包括物理、化学、生物、教育学、计算机等各领域,学生可以得到各学科、各领域老师的细心辅导。更值得关注的是,导师团的导师大多是中华中学的校友,他们在南大入学深造,很多都有国外留学经验,还有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学生在这些导师的带领下可以有更多机会接触国际领先的前沿知识。
南京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部长本科生院副院长李浩说,一年以来,南京大学和中华中学在协同合作上不断实践,实现了进一步的深化,而这种合作不断紧密的原因,正是南京大学和中华中学共同培养的优秀校友们。同时,李浩激励中华学生代表,要拥有自己的梦想,借由努力与拼搏的力量去靠近、实现这些梦想。将自己的梦想与国家融合在一起,为国家的科技自强服务。
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软件学院院长仲盛在中华中学度过了6年中学时光。他说:“回到母校,看到这些孩子就像看到当年的自己,这种感受在其他学校是体会不到的。这次回到母校担任导师,希望可以把中华中学的学子带到科学前沿,接收到最新的知识和信息。也希望中华中学的学生可以到南大校园,去亲身体会一流大学的生活和学习。”
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生命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杰青”、博士生导师黄硕教授说:“我在科研工作中发现,学生比较容易倾向于做一些盲从性的、重复性的研究,所以我觉得在思维定型之前,在中学的教育中就应该让学生们多接触科研理念、科研成果。作为导师,我也会尽最大努力,给他们介绍最先进的科研思想,让他们了解前研的工作是什么样的,希望对他们未来的发展有所帮助。”
南京大学党委办公室保密办公室副主任周珉,是中华中学1991届初中校友,重回母校,他倍感激动。“中华中学每年都为国内外高水平大学输送了大批崇尚科学、勇于探索、基础扎实、素质全面的优秀学生,他们之中很多人都已经成为了心怀家国、志在四方的栋梁之才,让我们每一位校友都感到无比自豪。”作为校友,周珉期待中华中学由此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为优秀学生队伍的培养和提升创造更多的机会。
现场,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党委副书记、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中华中学2000届校友李兴华副教授为同学们带来微讲座《我的生涯我做主》。高一19班同学杨海森说:“听完讲座之后,我意识到自己正是人生众多选择的决定者,我回去会再好好思考‘未来生涯’的方向。”
南京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集成电路学院执行院长、“国家杰青”王欣然教授为同学们带来了微讲座《从集成电路芯片谈科技自立自强》。
高二14班同学戈丽丫说:“王教授对集成电路介绍非常有趣。虽然我是一名文科生,未来不一定会从事集成电路领域的研究,但王教授的讲座仍然鼓舞了我,对于中国未来的高质量发展、创新发展更自信,也更希望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高二8班同学谢东已经入围2023年“英才计划”,他的导师董昊教授也是首批南大导师团受聘导师之一。王欣然鼓励谢东,希望他一年后能够成为南京大学的优秀学生。
(江苏新闻广播/沈杨 通讯员/张笑暄 编辑/国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