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5月2日)是第二十五个“世界哮喘日”,主题是“全面关爱每一个哮喘患者”。春季是哮喘的高发季节,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肺病科(呼吸内科)专家提醒,要有效地控制哮喘,一定要远离一些误区。
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肺病科(呼吸内科)主任医师李芳介绍说,哮喘并不是一定有呼吸困难症状,也可以表现为反复咳嗽、夜间症状加重等表现。很多哮喘患者感觉症状减轻了,就擅自减药或停药,往往造成病情得不到很好控制而反复发作,甚至病情逐渐加重。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肺病科(呼吸内科)主任医师李芳介绍说,稳定期的维持治疗是防治哮喘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可以更好地减少哮喘急性发作次数。
三个月前,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儿科哮喘门诊接诊了一名出现“濒死感”(与“异物卡喉”和窒息感相似)的8岁患儿,当时呈现哮喘持续状态,入院后立即接受无创呼吸机抢救治疗。经过一系列抢救治疗,男孩病情有所好转。
这位患儿在接诊前就有喘息发病的现象,相较同年龄段的孩子,运动能力弱,经常会有气喘、乏力状态,此前已经被确认为哮喘接受过激素吸入治疗,但是在病情好转之后便中断诊疗,此次入院是因为感冒后导致严重喘息,出现缺氧状态。病情稳定后进一步完善检查,尤其在肺功能检查中发现,孩子的肺功能只能达到正常孩童肺功能的50%。哮喘不仅会对患儿的身体造成潜移默化的影响,如运动能力受限、咳嗽气喘、胸闷等,患儿还会觉得自己身体不适,不能运动,是不一样的孩子,长此以往,容易出现自闭症等心理问题,因此一旦被确认为哮喘,要接受规范的诊疗。
此外,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肺病科(呼吸内科)主任医师李芳介绍说,很多患者以为抗生素是万能的,一遇哮喘发作甚至主动向医生提出用抗生素的要求。但是,哮喘诱发因素由细菌感染导致的只占少部分。抗生素不能消除支气管黏膜的变态反应性炎症,所以它不能解决哮喘的根本问题。
治疗过程中,有的患者会认为做肺功能检查是多余的,实际上,肺功能检查在哮喘的诊断中是最有价值的指标之一,它不仅对于哮喘的诊断与评估很有价值,也是医生在治疗时判断疾病严重度和治疗效果的重要参考。医生在治疗过程中通过对患者进行肺功能检查,以评估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及药物剂量等。
(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汤安佶 通讯员/杨璞 杨萨飒 编辑/汪泽)